分享到:

浙江出台基层减负新政 推广电子公文实现“精文减会”

浙江出台基层减负新政 推广电子公文实现“精文减会”

2020年06月03日 21:4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浙江出台基层减负新政推广电子公文实现“精文减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煜欢 摄

  中新网杭州6月3日电 (张煜欢王蒙)3日,浙江省召开《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据了解,为持续发力整治“文山会海”,浙江提出2020年发文件、开会数量比2019年只减不增,同时明确推广使用电子公文、视频会议,进一步实现“精文减会”。

  早在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就出台了“减负20条”,一年多来该省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有获得感。近日,浙江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形成清单式的“持续减负40条”,在此前减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不愿担当、不敢负责、敷衍应付、层层加码等形式主义问题。

  “减负20条”初见成效

  “文山会海”是形式主义的主要显性表现之一。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徐大可介绍,去年浙江出台的“减负20条”对“精文减会”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配额管理、严格立项审批、合并开会、套开会议,还建立了周三无会日制度。

  徐大可称,通过这一系列措施,2019年浙江统计的发文总量下降了30%以上,会议总数下降了40%左右。

  他介绍,通过“减负20条”,各项督查检查考核也得到进一步规范。“2019年,浙江省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合计开展只有65项,比2018年下降了90%。同时我们改进调查方式,加大暗访抽查、突击检查的力度,直接到现场看,要求见具体事、上门听群众说,更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确保督查既推动工作落实又减轻基层负担。”

  此外,评比表彰和展会节庆论坛减量提效、基层的“八多”问题全面得到清理整顿、“三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如上种种,是基层干部看得见摸得着的“减负”实招。

  以信息化手段助推基层减负“再加码”

  “整治形式主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虽然去年基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是有一些顽固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徐大可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推进各项工作,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介绍,浙江的“持续减负40条”将在持续发力整治“文山会海”、统筹压减督查检查考核、严控严管展会节庆论坛、规范瘦身议事协调机构、突出用信息化手段助推减负等10个方面再发力。

  如关于整治“文山会海”,今年浙江省没有提量化的目标,但提出了底线目标:2020年发文件、开会数量比去年2019年只减不增。同时,浙江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要求制定政务工作规范指引,统一办文办会标准,推广使用电子公文、视频会议。

  “持续减负40条”还要求规范瘦身议事协调机构。对浙江省级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进行规范,明确各个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单位数量一般控制在10个以内,同时不要求市里和县里一一对应成立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给基层减轻负担。

  同时,浙江要求突出用信息化手段助推减负。如建立省本级大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除每年动态调整外“最多报一次”;依托信息化办公平台,实现工作自然留痕,避免事后留痕;鼓励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干部群众“少跑路”等。

  为受诬告陷害干部澄清正名

  “减负,减的是负担,不减的是担当。减负的目的是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解脱出来,充分激发干部担当动力。”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雄文说。

  此前浙江提出“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持续减负40条”着眼减负赋能,在“两个担当”方面也有进一步深化。

  赵雄文介绍,此次减负更加突出实践实绩,如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落实担当实干、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把政治上过得硬、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

  “同时我们也注重减掉‘无形负担’。”他举例,如“持续减负40条”中提出,依法依规精准审慎实施谈话函询和问责,防止多头函询、重复调查;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和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稳妥推动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重新使用等,这些措施聚焦激励干部担当的堵点痛点。

  此外,“持续减负40条”也提出关爱基层一线干部方面的内容,包括“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完善落实干部待遇保障制度”。赵雄文称,这进一步树立了实干在一线、关爱在基层的鲜明导向。(完)

【编辑:郭梦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