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新时评:政府工作报告聚特殊之年“闯关之力”

中新时评:政府工作报告聚特殊之年“闯关之力”

2020年05月22日 2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来源:央视综合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聚特殊之年“闯关之力”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特殊之年的特殊两会,承载着人们的特殊期待。5月22日,中国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发布一份“非同寻常”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篇幅仅约1万字,为改革开放以来最短。

  以精编内容突出精华所在,报告正为中国发展汇聚特殊之年的“闯关之力”。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所言,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中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中国以问题为导向 聚“闯关之力”。

  今年以来中国举全国之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也付出巨大代价,包括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但正如报告所指,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一如以问题为导向应对疫情,报告以同样的战略思维锚定发展预期。比如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适当调整,其中广受关注的是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意在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这一务实安排考虑到今年的突出问题: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不设具体目标,正是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势,以更务实、灵活方式应对不确定性。

  以问题为导向,报告为脱贫攻坚再划重点。报告所提“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着眼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的现实压力;部署“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旨在加速消化疫情造成的冲击;“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意在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数据支撑。

  着眼风险与难点,报告在为特殊之年指明前行路径的同时,也帮助稳定了国内外对中国发展走向的预期。

  ——中国以民生为取向 聚“闯关之力”。

  从面向14亿中国人的宏观政策宣示,到关乎每一位中国人权益的施政细节,报告注重提升民众获得感。

  在宏观层面,很多发展目标关乎“大民生”: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

  从中观和微观层面看,大量施政措施亦凸显民生视野。针对抗疫,报告要求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围绕就业,报告提出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针对医疗,报告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围绕养老,报告要求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从宏观、中观到微观,报告在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同时,也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力点。

  ——中国以创新为指向 聚“闯关之力”。

  在部署攻坚克难过程中,报告循着以创新促改革的思路,为中国发展勾画出一系列“创新点”。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要求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报告部署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

  外贸方面,报告要求推进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创新、求新之举虽散落于报告各处、分属不同领域,但共通之处在于,通过推进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中国内生发展动力。

  ——中国以合作为面向 聚“闯关之力”。

  面对公共卫生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战,报告进一步强化中国开放合作的外向型思维。

  围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报告宣布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发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

  在国际关系格局大变革大调整、风险与挑战突出的背景下,报告强调中国将同各国加强防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推进全球治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合作为关键词,报告清晰表达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与世界互动的诚意和善意,也注入了行动力。

  今年已过去近5个月,汇聚“闯关之力”只争朝夕。人们期待,以政府工作报告绘出的“闯关路线图”为指引,中国必将更好地破解难题、谋在当下,推动释出发展信心、与世界共赢未来。(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