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夏白芨滩:昔日“沙洲”变“绿洲”

2019年10月23日 18: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宁夏白芨滩:昔日“沙洲”变“绿洲”
    “绿洲”正向“沙洲”逼近。 于晶 摄

  中新网宁夏灵武10月23日电(李佩珊 于晶)10月23日,记者来到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紧靠黄河与银川市,总面积148万亩,一直以来,这里都是银川市防沙治沙的“第一线”。

航拍宁夏灵武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彩缤纷的灌木丛和翡翠湖。 于晶 摄
航拍宁夏灵武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彩缤纷的灌木丛和翡翠湖。 于晶 摄
航拍宁夏灵武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彩缤纷的灌木丛和翡翠湖。 于晶 摄
航拍宁夏灵武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彩缤纷的灌木丛和翡翠湖。 于晶 摄

  据了解,最初为了固沙,白芨滩人将沙漠里原有的沙拐枣、柠条、沙柳压实在沙地上,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逐渐探索采用了“草方格固沙”技术,他们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出1/3左右的麦草坚立在方格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坚立在沙地上。

工作人员在茫茫沙地上扎草方格。 于晶 摄
工作人员在茫茫沙地上扎草方格。 于晶 摄
工作人员在茫茫沙地上扎草方格。 于晶 摄
工作人员在茫茫沙地上扎草方格。 于晶 摄

  在“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王有德等带领下,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建了符合实际、自成体系的治沙发展模式,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筑起了阻止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的“绿色长城”。昔日沙洲变成了真正的绿洲,白芨滩也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完)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