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泛区宿迁市的沧桑巨变:从“一宿搬迁”到生态宜居之城

2019年09月26日 15: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黄泛区宿迁市的沧桑巨变:从“一宿搬迁”到生态宜居之城
    航拍宿迁黄河故道公园。宿城区宣传部 供图

  (新中国70年)黄泛区宿迁市的沧桑巨变:从“一宿搬迁”到生态宜居之城

  中新网宿迁9月26日电 题:黄泛区宿迁市的沧桑巨变:从“一宿搬迁”到生态宜居之城

  记者刘林

  “宿迁宿迁,住一宿就搬迁。”

  这句民谚曾是水患带给江苏宿迁百姓最深切的感受。

1998年,宿迁黄河故道进行大规模疏浚。宿城区水利局 供图
1998年,宿迁黄河故道进行大规模疏浚。宿城区水利局 供图

  这座苏北小城地处黄河故道下游,地势低洼,境内有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湖泊,水网密布,过去每到洪水泛滥季节,当地百姓居无定所,搬迁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兴修水利,根治水患,城市发生沧桑巨变。日前,记者在宿迁采访发现,这座曾经的水患之城已经成为一座生态宜居之城。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夺泗夺淮以后,直至明清期间,黄河河道经历了一系列演变,水灾频发。”站在宿迁印象黄河景区九龙宝塔塔顶,宿迁市宿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尹者刚介绍说,不断变化的黄河河道,就像一把左右摇摆的刷子,不断将灾患带给这里的人们。

晚霞映照宿迁黄河故道上。 朱志庚 摄
晚霞映照宿迁黄河故道上。 朱志庚 摄

  宿迁市境内黄河故道全长113.6公里,其中市区部分约10公里,呈L形穿城而过。新中国成立后,宿迁多次对黄河故道进行大规模整治。从1949年到1955年,通过四期工程,将黄河上游的骆马湖建为临时滞洪水库。1958年,水利部正式批准骆马湖为常年防洪蓄水水库并启动建设。随后,嶂山闸、骆马湖一线、二线、皂河抽水站、宿迁闸、六塘河闸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陆续配套建设。

  “从此,宿迁彻底告别‘一宿搬迁’,水患灾害成为历史。”宿城区水利局党委委员刘军说,目前,骆马湖不仅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节湖泊,还承担着宿迁农业灌溉、生活供水、生态补水等重要任务,是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中国生态四项赛赛艇比赛在宿迁黄河故道进行。 刘林 摄
中国生态四项赛赛艇比赛在宿迁黄河故道进行。 刘林 摄

  我们站在九龙宝塔向下望去,往东南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河古道公园,公园里绿树成荫;往西北则是烟波浩渺的骆马湖,湖面上渔舟点点,鸥鹭翱翔。

  “我早晚都要在黄河公园里慢跑10公里左右,闲暇时还能在这里钓钓鱼,约上老伙伴们打打球。”70多岁的市民周师傅是位老宿迁人,对现在的黄河公园无比满意。“我就住在公园南侧小区,出小区北门就能进入公园,你看这片公园将黄河故道整个串联了起来,自行车道、步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全部都有,太便利了。”

  “雨天道路泥泞,无法行走,但只要一晴天,路面上的细粉砂土就漫过脚面,尘土飞扬。”忆起黄河故道往昔,周师傅说,那时的河道还是主要的排污通道,河内污水腥臭,河岸边茅草丛生,蚊虫成群。“连钓起的鱼儿,都有一股煤油味,不能吃。”

航拍宿迁黄河故道两岸。宿城区宣传部 供图
航拍宿迁黄河故道两岸。宿城区宣传部 供图

  刘军说,1996年,地级宿迁市成立,市、区两级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故道整治工作,据统计仅1998年至2012年的14年间,就进行了各类大小疏浚整治9次,河道防洪、排涝、灌溉等功能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为了全面提升城区黄河故道水生态和水环境,2010年10月,2011年6月、7月相继启动了水景公园、印象黄河和古黄河雄壮河湾风景区建设。

  傍晚时分,我们徜徉在宿迁黄河故道景区,步行道上或跑步、或慢走的市民络绎不绝;河边仍有人在垂钓,公园内露天篮球场上,年轻人们在挥洒汗水……特色龙堤、雄壮河湾广场、欢乐湾、古河风光台、樱花苑、水杉林、双塔云影、藏金湾等景点互相辉映,将整个黄河故道串联起来,各有特色,又浑然一体,犹如为宿迁披上了一条风光秀丽的绿纱带。

  水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宿迁因水而“迁”,又因水而兴。

  近年来,宿迁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立足生态优先,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生态之城”。

  “2017年,我们市的金秋经济贸易洽谈会改叫‘绿洽会’,充分说明了我们对生态的重视,不是环保的企业不要。”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告诉记者,对生态的重视,反而刺激宿迁招商工作大踏步前进。“第一届‘绿洽会’投资总额257.05亿元。几天之后,2019‘绿洽会’就要开幕,目前已谈成的项目有48个,协议投资总额729.2亿元,有望突破千亿元。”

  数据显示,建市23年来,宿迁的GDP已从1996年的124.88亿元,上升为2018年的2770余亿元,成功跨入全国地级市“百强”。

  生态成为宿迁发展的“底色”,也成为宿迁发展最大的“助推剂”。2017年,宿迁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还先后荣获“国家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一尊巨大的青铜像伫立在项王故居门前,他握剑立马,目视前方,不远处,黄河水仍在流淌,见证着宿迁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完)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