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创新模式广搭平台 湖南勇当对非务实合作“先行者”

2019年06月30日 0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创新模式广搭平台湖南勇当对非务实合作“先行者”
    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各种造型的非洲手工艺品吸引参观者驻足。 杨华峰 摄

  中新网长沙6月30日电 题:创新模式广搭平台 湖南勇当对非务实合作“先行者”

  记者 白祖偕 傅煜

  签署84项合作文件,涉及非洲20多国、项目金额208亿美元;53个非洲国家和中国28个省区市独立设展,许多非洲国家展台商品被“一抢而空”;观展人气爆棚,参展者达4万多人次……29日,成果丰硕的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落幕。

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一场论坛上,非洲各国专家学者代表争相与袁隆平合影留念。 王昊昊 摄
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一场论坛上,非洲各国专家学者代表争相与袁隆平合影留念。 王昊昊 摄

  永久落户湖南的中非经贸博览会,是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不仅将对湖南与非洲的交流与合作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也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其他地区与非洲的交流与合作。

  深厚“湘非缘”架互动之桥

  湖南与非洲虽远隔万里,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里,6万余件唐代瓷器中,就有5万多件产自湖南的长沙窑。由此可见,早在1000多年前,湖南与非洲、西亚就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

  追溯湘非两地的交往合作史,不得不提及两位湖南人:毛泽东帮助非洲人民不求报答,让中非人民守望相助;袁隆平将杂交水稻带到非洲,用种子改变当地民众生活。他们不仅为湘非乃至中非的合作交流铺设了桥梁,也为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湖南增添了情感砝码。

  上世纪60年代,赞比亚需要一条通往坦桑尼亚出海口的交通命脉进行矿产贸易,在坦赞两国政府向有关国家申请援建坦赞铁路遭拒后,1965年,首次访华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向中国政府提出协助修铁路的请求,得到毛主席的积极支持。11年后,坦赞铁路建成通车。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援外建设项目之一。

  吃饭问题长期困扰着不少非洲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袁隆平的指导推动下,开设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国际培训班,累计培训了近50个非洲国家的学员。埃及、几内亚、利比里亚等16个非洲国家试种杂交水稻先后取得成功,每公顷普遍增产2吨以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非洲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新书首发暨“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线仪式现场。 杨华峰 摄
《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新书首发暨“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线仪式现场。 杨华峰 摄

  几天前,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一场活动中,以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主席身份与会的袁隆平现场宣布:“我们将每年派出青年科学家前往非洲相关国家,从事杂交水稻的科研、推广、普及工作,继续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和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湘非交流合作结硕果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伴随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湖南与非洲的交流合作变得更加多元。从大批产品、技术、设备等走进、建设非洲,到开创中国教育援非的“南苏丹模式”,再到成为中国援非培训任务最多的省份等,湖南将自身优势和“非洲禀赋”充分结合,勇当对非务实合作“先行者”。

  “湘非之间产业结构互补,合作空间巨大。”正如湖南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所言,非洲有丰富的日照、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但农业生产普遍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矿产开采能力不足,而湖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品开采与深加工等领域优势独特。

  基于此的湘非经贸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让双方充分受益:中南大学在赞比亚成立中南大学生物冶金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广生物冶金技术,高效利用赞比亚低品位铜资源;中车株洲与南非国有运输集团合资设厂,既带动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集群企业联合出海,又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作为中国在非洲的先行先试样板开发区,埃塞-湖南工业园开创了中非产能合作及中国建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的新模式……

  数据显示,在中非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湘非贸易连续4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18年达到28亿美元;湖南在非洲投资的企业超过120家,合同投资总额近10亿美元;湖南对非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业额约12亿美元。

  有别于架桥铺路等“硬支撑”,由“出版湘军”中南传媒承担的中国首个综合性“教育援外”的“援南苏丹项目”,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软援外”模式。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南传媒先后组织数百名南苏丹教育部骨干教师来华培训。“我们对湖南有着不一样的感情。”2018年8月,南苏丹驻华大使约翰·安德嘉·杜库在项目交付仪式上连连致谢。湖南还被南苏丹政府授予“南苏丹在华文化推广大使省份”称号。

  新平台开启互利共赢新征程

  络绎不绝的参展者涌入津巴布韦展台,或忙着选购商品,或驻足欣赏精美展品。来自该国的犀牛、大象、长颈鹿等各种雕刻艺术品受到追捧。

  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展馆内呈现的火爆交易场景,或易地持续上演。6月29日,就在博览会闭幕当日,汇集了2000余种非洲特色产品,旨在为博览会上“未尽兴”的参展商、有意拓展中非贸易的中非企业家提供长期展示展销平台的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正式开馆,人气爆棚。

  该平台的搭建,仅是湖南拓展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全新尝试之一。从《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首发,到“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线等,湖南在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推出一系列创新性平台和活动,以期助力中非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在平台进口B2B网站上,平均每天有超过200条来自中国采购商的求购信息。产自非洲的鲜花、坚果、水果、红茶等备受中国采购商青睐。”“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运营负责人杨涛说。该平台改变了传统经贸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的现状,为中非经贸合作构建了一条跨语言、跨时区、跨洲际的高效新通道。未来5年预计可实现入网商品、服务1亿种,服务中非近5亿用户和100万家企业,年进出口额超100亿美元。

  对于下一步的探索,徐湘平透露,湖南将通过组建对非经贸合作促进机构、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完善双边贸易促进机制,出台对非经贸合作促进政策等举措,力求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模式。

  湘非交流合作未来可期。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表示,湖南将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新起点,与各方一道,以经贸、人文、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为重点,加强同非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携手共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完)

【编辑:杨维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