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举行

2019年06月17日 1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举行
    图为张建龙在作主旨演讲。 付卓新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7日电 (记者 李爱平)6月17日,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大会主题为“人才、科技、绿色、共享”。会上交流了世界荒漠化的现状、形势以及防治成果,肯定了中国多年来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突出贡献和成功经验。

图为会议现场。 付卓新 摄
图为会议现场。 付卓新 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大会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采取了政策、法律、科技、行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荒漠化防治工作,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张建龙指出,长期以来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功实践,不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荒漠生态系统治理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的道路,而且塑造了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涌现出了山西右玉、河北塞罕坝、新疆柯柯牙、内蒙古库布其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和石光银、王有德、八步沙六老汉等一批治沙英雄和时代楷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张建龙强调,作为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中国将一如既往认真履行相关义务,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框架下,继续与有关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加强人员互访,组织相关培训,并根据对象国实际开展专题研究,促进互学互鉴。未来还将谋划在特定国家和区域,研究建设一批兼具技术性和示范性的荒漠化防治合作项目,让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真正实现全球共享,造福世界人民。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行秘书普拉迪普·蒙珈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的成效。他说,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取得的成就可以与其经济发展相媲美,中国的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9%提高到目前的近23%,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逆转,7000多万依赖退化土地生活的人们实现了脱贫。希望中国能够继续分享成功经验,为实现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会上,中国绿化基金会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签约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将在五年内累计捐赠5亿元人民币,用于内蒙古自治区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项目,共同建设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外交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治沙领域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本次会议为期2天,会议将围绕“创新防沙治沙技术,推进沙区生态修复”“探索风沙灾害成因,完善监测预警系统”“落实‘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推动多边务实合作”等6个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与交流。

  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让我们一起种未来”,中国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本次大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绿化基金会支持,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举办。(完)

【编辑:白嘉懿】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