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沿江转型发展实践:从“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

2019年03月08日 1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两会综述)湖北沿江转型发展实践:从“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题:湖北沿江转型发展实践:从“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

  中新网记者 郭晓莹

    资料图:湖北宜昌长江三峡地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湖北宜昌长江三峡地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把环保问题解决好,企业是走不远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董事长李国璋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从2016年启动关停临江化工装置至今,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兴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原地处兴山县香溪河畔。三峡蓄水以后,企业搬迁至宜昌市猇亭区,并沿长江布局了部分生产装置。

  “那时候没考虑那么多,只知道靠长江越近,取水和运输就越方便。”李国璋说。

  2016年,李国璋意识到保护长江是大势所趋,决定关停临江生产装置。

  “旧装置拆除了,新增量从哪儿来?这个决定一开始遭到了企业内部很多人的反对。”李国璋说,关停装置,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当前收益和经营成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难的是思想方式的转变。

  面对质疑,兴发集团率先启动了沿江化工装置拆除工作。截至目前,兴发集团拆除了沿江22台(套)生产装置和长江支流上的两个化工厂、三个水电站,总价值达12亿元人民币。

  “我们用时间换空间,一边淘汰落后产能,一边新建先进产能。”李国璋说,腾退出岸线后,兴发集团专注于精细磷化学品、微电子新材料和有机硅新材料研发生产,将传统粗放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做成了高端环保的精细化工产业,现在生产的电子级磷酸、硫酸,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成为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新材料生产企业和供应商。

  2017年开始,湖北省各地化工企业的整治工作陆续展开。在这场破釜沉舟的改革中,最“痛”的当属宜昌。

  化工产业是宜昌第一个千亿产业,一度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面对“化工围江”的严峻形势,宜昌不计成本地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这期间,我们既面临着经济‘撑不撑得住’‘会不会掉下来’等有形压力,更存在着化工企业职工安置维稳、债务处置、生产装置安全环保拆除、腾退土地污染治理等现实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市长张家胜在受访时说,2017年宜昌在“关改搬转”百余家企业和项目的背景下,GDP增长仅为2.4%,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

  “敢于‘伤筋动骨’,才能‘脱胎换骨’。”张家胜说,2018年,宜昌继续推动“关改搬转”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并引导符合标准的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重点围绕专用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化学制药、节能环保等新领域发展。2018年宜昌经济增速达到7.7%,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在破解“化工围江”的阵痛中迎来了“破茧新生”。

  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省在过去两年多来加快推进化工企业搬迁改造、新产品开发、智能制造、节能减排、两化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根据《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方案》,该省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沿江1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省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表示,2018年,在完成“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超过100家、取缔各类码头超过1200个、腾退岸线近150公里等攻坚任务的情况下,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9%,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完)

【编辑:张燕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