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5名外国科学家获中国2018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

2019年01月08日 17: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在北京人民大堂举行,作为五大国家级科技奖之一,本年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5位外国科学家。

  这5名获奖者分别是:美国籍冶金和矿物加工技术专家简·迪安·米勒,英国美国双重国籍的有机超分子化学家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美国籍材料物理学家朱溢眉,美国籍海洋地球化学家彼得·乔治·布鲁尔,瑞典籍人工光合作用专家孙立成。

  据介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犹他大学教授米勒35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冶金与矿物加工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国际先进矿冶技术和发展理念带到中国。他还长期坚持与中国矿冶行业高校、科研和企业等开展合作,为中国现代矿冶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托达特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他一直致力于推广中美科技合作,积极与中国学者开展分子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还在中国捐资设立人才基金,专门用于鼓励更多优秀的中国年轻人才从事化学领域研究,并积极推动在中国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为中国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人才培养及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终身教授朱溢眉长期致力于推动中美政府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受美国能源部委托,他多次组织高规格超导和量子材料领域双边研讨会,开辟了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能源部全新合作领域与机制。他积极促进双边科研合作,为中国原子尺度表征和电子显微学领域技术发展以及多个大型先进平台建设做出贡献。

  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布鲁尔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中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除中国科学院外,他还和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个团队有深入合作,推动中国深海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首席教授孙立成从2000年起,开始与中国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在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人工光合作用研究中心。18年来,他搭建了一条国际科技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推动中国人工光合作用研究在国内普遍开展,为中国站在该领域的世界前沿做出重要贡献。(完)

【编辑:姜雨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