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年科学家王小坤:执着科研路 为红外探测器“造房子”

2018年11月30日 1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青年科学家王小坤:执着科研路为红外探测器“造房子”
    王小坤在实验室。 郑莹莹 摄

  中新网上海11月30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王小坤:执着科研路 为红外探测器“造房子”

  作者 郑莹莹

  40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王小坤回老家时,每当有人问他在上海做什么,他都这么回答:“你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上的风云气象卫星云图,那就是我们单位做的。”

  王小坤于1978年出生,江苏东台人。一转眼,他走上科研路已经18年了,现在主要承担多个中国国家重大项目的红外探测器组件技术及应用研究。

  2000年他刚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时候,当时中国的科研投入相对不多,整体“科研节奏”并不快。刚进所的时候,王小坤所在的课题组一年才有一两个项目在运行;而现在课题组每年大概要做15个项目,技术要求也比以前高多了。

  王小坤回忆,他刚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时候,课题组在一幢三层小楼上,有几个简陋的房间,设备也很简单。他感叹,但就在这么简陋的环境下,上一代科学家们还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180元的光导探测器,很不容易。

  王小坤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红外探测器组件航天应用的工程化技术攻关。所谓“组件”,王小坤解释,即是给红外探测器“造房子”,因为红外探测器的工作环境很苛刻,需要在零下197摄氏度的低温区,因此要给它提供真空环境、电、光,还要保证其在“房子”里的活动等等。

  这些年王小坤给红外探测器造了不少“房子”,先后参加了多个项目的发射任务,包括:“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上,他参与做了中短波红外线列探测器组件,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实现空间应用的国产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天宫一号”上,他参与做了中国第一个长波长线列探测器工程组件;“天宫二号”上,他给红外载荷——宽波段多角度光谱仪“搭房子”;早年他还参与了“风云二号”上扫描辐射计的研制……

  这10来年,伴随中国科技的发展,红外探测器越做越大,需要建造的“房子”也越来越大,“房子”里的设施也越来越复杂。王小坤说,相较2007年以前,探测器组件规模扩大了100多倍,需要集成的波段也越来越多,难度也提高很多。

王小坤在实验室。 郑莹莹 摄
王小坤在实验室。 郑莹莹 摄

  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以前做的是个“单人间”,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层楼的群租房”。现在“房子”里面住着不同波段的探测器及其配套的光学元件,不同类型“住客”需要入住不同楼层,彼此之间有很高的位置精度要求,不能互相干扰,需要的“饮食”(分配到的光和电)也不一样,只有将这些日常的“物业管理”都安排妥当了,才能把整体性能发挥到最佳。

  伴随着红外探测器的发展,这些年来,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里的高楼建起了,一批批先进设备进来了,王小坤也从一个“科研小兵”成长为课题组组长。

  一晃18年过去,他也到了不惑之年。他的同学有时候调侃他:“你十几年居然都没挪动过(工作)。”

  王小坤确实是个执着的人,但他说,客观上讲,这过程中他也彷徨过,比如曾犹豫要不要到“科研院墙”之外去谋生存,然而总觉得那只是“打工赚钱”,而科研工作能带来一些在他处难以获得的满足感,那种自豪就宛如跟老乡遥指“风云气象卫星云图”的时候。

  这些年的科研经历,磨砺出了王小坤的耐心,遇到技术上的“槛”时,他主张“急事要缓办”,“太急,人会乱方寸,容易出错。每一步科研成果都不容易,不能因为‘急眼下一步’而前功尽弃。”

  回望这些年,他彷徨纠结过,挺过来了,也有了收获。谈未来,王小坤说,一方面,他想继续将手上的任务完成好,服务好国家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做好“传、帮、带”工作,为团队的成员搭建更好的平台,让大家安心工作,因为只有团队稳定,才有持续发展。(完)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