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热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非合作成果显著前景广阔

2018年08月31日 2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举行 峰会新闻中心今起正式运行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综合消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这一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非洲媒体展望峰会前景

  尼日利亚《国家报》8月30日刊文表示,中非合作论坛成立至今虽不到20年,却已取得多方面的扎实成果。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之前,中非的传统友谊与合作就已有长期的发展轨迹,而中非合作论坛以更加务实的理念对中非合作进行了重新设计,为非洲和中国在论坛框架下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文章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项目的投资给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包括中国投资的以首都阿布贾为中心的铁路网络、莱基深水港和宗格鲁水电站给尼日利亚创造巨大的经济前景,为尼日利亚经济复苏带来新动力。

  文章最后提到,中非合作论坛不仅重视双方的合作,也重视合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中国正视非洲在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问题,并且相信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更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发展来解决。届时,国际社会对于在非洲投资和发展的疑虑都将被消除。

  卢旺达《新代时报》8月31日报道指出,卢旺达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各合作领域都取得了进展。在政治方面,卢旺达和中国以及非洲各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流,相互分享经验,加深了相互间的政治信任;在经济方面,卢中两国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合作,例如首都基加利的公路升级、木桑则综合理工学校的扩建等;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鼓励卢旺达青年学生前往中国留学,而前往卢旺达旅游和工作的中国人人数也逐年上升。

  报道认为,卢旺达将在此次北京峰会寻求多领域的更进一步合作。卢旺达的愿景是建立以知识和服务为导向的新式经济,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教育和健康领域,而中国在这些领域都有其独到优势。在中国的帮助下,卢旺达有望在2050年前达成建设以知识型经济为主的现代化国家,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利比里亚大学助理教授约瑟夫斯·摩西·格雷日前在利比里亚《新闻报》撰文称,在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和南南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中非合作论坛为双方加强多边讨论,实现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平台。

  塞拉利昂《协和时报》报道表示,塞中双方预计将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等议题的进一步合作展开讨论。报道认为,中非合作论坛为塞拉利昂和整个非洲大陆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媒体肯定中非合作成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通过展示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的经营历程指出,西方媒体和政府对于在非中资企业的刻板印象与实际情况出入巨大:根据麦肯锡公司对8个非洲国家的1000家中资企业的调查显示,平均89%的员工是非洲人,中资企业在非洲大陆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调查还指出,三分之二的受调查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三分之一的企业对非洲大力引进新技术。

  报道援引埃塞俄比亚前总理梅莱斯的话说,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为该国创造制造业工作岗位,使劳动力机械化并且鼓励知识转移,也能为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交通设施和工业园区,以促进埃塞俄比亚的生产和发展。他认为,中国企业让“埃塞俄比亚制造”的观念觉醒。

  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称,近二十年来,中非合作论坛一直致力于中非直接、稳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论坛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使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多边合作制度化。评论提到,中国以诚待非洲国家,是真正的伙伴;而美国在处理与非洲国家关系时则显得傲慢。(完)

【编辑:姜雨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