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中地区最大棚户区的生态蝶变之路

2018年08月05日 1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华中地区最大棚户区旧貌换新颜来源:中国新闻网

  (长江经济带沿线行)华中地区最大棚户区的生态蝶变之路

  中新社武汉8月5日电 题:华中地区最大棚户区的生态蝶变之路

  中新社记者 梁婷

  高温酷暑时节,69岁的贺镜平正忙着烧水泡制菊花茶饮。见到有人进社区,他连忙招呼大家喝茶解暑。入夏以来,自发为社区成员泡茶,成为贺镜平每天必做的“工作”。

  “社区就是我的家!”贺镜平是武汉青山区原工人村棚户区居民,也是当地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受益者。老人心怀感恩,主动成为一名社区志愿服务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云集青山,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搭建简易的工棚安家落户,支援武钢建设。时光荏苒,低矮简陋的平房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渐渐老去,这里也成为武汉市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

  2007年,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一期工程从2007年至2013年底,涉及棚户区居民11142户,占总数的81.3%;二期工程从2014年9月实施,涉及棚户区居民2518户,占总数的18.7%。

  据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党工委书记宋红介绍,截至2016年7月,共建成临江港湾、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5个安置房小区,安置房16959套,110.81万平方米,棚改居民全部回迁安置。

  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今年64岁的刘桂华至今记忆犹新。她曾每天都去工地观看,“眼看楼房一天天‘长高’,心里别提多激动。”

  刘桂华曾在棚户区居住了58年,她说,房子低矮,进门必须开灯;电线老化,导致火灾频发。2011年1月,刘桂华如愿搬进新居,不仅居住面积变大,居住环境更得到了改善,小区配套齐全、交通便利。

  对此,今年76岁的吴传发也有相同感受。他们一家三代六口人曾经居住在18平方米的房子中,“一间小房间,白天是厨房,到了晚上就变成了卧室,孩子只能用凳子充当写字桌……”提及当年的居住环境,吴传发以门口的马路举例说道,晴天是光“灰”马路,到了雨天就变成了“水泥”马路。

  如今,吴传发和老伴搬进了改造后的61平方米新房,光线充足、南北通透。更让他感到满意的是,如今在家门口就能逛公园,推窗即见绿。

  从低矮的棚户区到宜居高楼,从杂乱无章到周边公园“七星拱月”,作为华中工业重镇的青山正在重现青山绿水的魅力。目前,武汉青山区已建成11座公园,绿化覆盖率44%,绿地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完)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