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徐匡迪:中国传统工程科技领跑世界 新兴领域须奋起直追

2018年05月30日 22: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题:徐匡迪:中国传统工程科技领跑世界 新兴领域须奋起直追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他是中国最早的院士市长、他领衔中国城镇化咨询研究、他参与雄安新区规划设计、他是工程师也是战略专家……5月30日,第12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揭晓并颁奖,他摘得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知名钢铁冶金专家徐匡迪。

  “感谢光华科技奖励基金会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徐匡迪说,能代表中国近两千万工程科技人员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感到非常光荣。

  谈到自己最熟悉、也最关心的工程科技事业,徐匡迪心情颇为复杂。他指出,一方面,中国在传统工程技术包括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冶金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水稻育种等领域,21世纪以来在世界上一直领跑,属于领先地位。例如,中国建造了世界上最长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能在海底取出可燃冰、还在湖北和重庆交界的地方开出最深的页岩气、钢铁工业产能达8亿吨占据世界半壁江山,特别在修路造桥方面,中国在全世界更是首屈一指,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现在新建复线就是由中国承建的,是在中国做好钢制结构后,直接运到现场安装。

  另一方面,在新兴工业及工程科技领域,比如信息化、人工智能、航天技术、医学工程等,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远。徐匡迪举例说,中国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公司很多,有些甚至做成了上市公司,但是人工智能的关键芯片却没有,还大量依赖进口,还有很多关键核心精密元器件都要靠从外国引进或者仿制。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它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只有靠我们自己搞。”徐匡迪认为,中国在新兴工程科技领域的差距,最需要突破的是基础和核心的部分,这方面亟需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通过调整科研评价体系和出台相应产业政策,来推动业界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尽早实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做过工程师、当过大学校长、上海市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多个角色的职业生涯,也让徐匡迪集教育家、战略科学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媒体问及于此时,他总要强调,这么多“家”都不敢当,都要改成服务国家的“工作者”,是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党政工作者。

  徐匡迪说,到中国工程院的十年,他主要精力花在战略咨询工作上,重点领衔开展了先进制造业、中国城镇化进展、人工智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四大战略咨询课题研究。

  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在建大北京还是建首都城市群的选择上,咨询课题明确华北周边150公里内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即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河北为中心,建立一个轨道上的京津冀,用高速铁路把三地连接起来,既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也解决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

  徐匡迪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要靠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第一宝贵资源。中国有各种资源,但是人才资源最宝贵。当前,全国多地出现所谓“抢人”大战,就是人才受到高度重视的集中体现。

  如何培养人才?“第一个就是要开放,要有国际视野,要多参与国际前沿项目的研究”。对科研人才来说,当然有生活条件等需求,但是最重要的,还必须为他们创造和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他说,现在年轻人基础好,比过去水平要高,各方面能力也强,最需要培养的是对科研有定力,能够抗得住各种诱惑,专注于科研攻关,“科学家变成大众人物,我认为很可悲,科学家是小众的,要有这个定力,能够耐得住寂寞”。

  徐匡迪接受采访时还特别提醒媒体,报道科研领域取得一些突破的成果时,不要用“井喷”这个词,因为井喷是石油勘探作业时控制不住的结果。从科学上来讲,用“井喷”形容并不恰当。他强调,中国科研的创新突破有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还需要不断努力、持续攻关。(完)

【编辑:史建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