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围剿”草原包虫病:从防“治”到防“控”

2018年04月04日 1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围剿”草原包虫病:从防“治”到防“控”
    农技人员正在为羊接种疫苗。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重庆4月4日电 题:“围剿”包虫病:从防“治”到防“控”

  作者 陈茂霖 钟旖

  “包虫病?不清楚。”4日,西南大学包虫病专家李阳春回忆他第一次到牧区调研包虫病传播情况时说,“这是我当时得到最多的回答。”

  作为一种地方寄生虫病,包虫病以流行广、中间宿主多、防控极为困难等特点,既制约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也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为保障牧区群众的健康,2016年10月24日,农业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至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建立完善重点寄生虫病监测体系,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降低肝吸虫病等寄生虫病感染率的总目标。

  “包虫病主要还是在农牧区比较多一点,以前得不到救治的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很多。”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营养与健康研究室负责人马福昌认为,包虫病防控主要体现了党委的关怀,还有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最近5年,青海省完成446万人的免费筛查,并对筛查出来的1.4万人进行了免费救治。其中,2017年完成免费筛查207万人,对新确诊2054人进行了免费药物或规范的手术治疗。”马福昌说,“通过政府的免费筛查和治疗,让他们在这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具有很大意义。”

  “我们国家向包虫病‘宣战’算来也有几十年,总的来说经历了一个从防‘治’到防‘控’的过程。”李阳春告诉中新网记者,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卫生部在新疆建立了全国包虫病防治基地,中国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专业队伍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到2007年,包虫病被列入国家免费救助计划。

  “那时候国内防治包虫病主要是一边对患者提供医疗援助,一边对患病的狗进行驱虫和扑杀,但我觉得还不够,因为没有针对包虫病传播环节中牛、羊等大牲畜的防控手段,”李阳春说,“所以后来我看到中国农科院从新西兰引进的羊包虫疫苗项目时感觉特别好。”

  李阳春提到的羊包虫疫苗全称是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最早由新西兰研发,90年代中国农科院将该技术引进国内,但由于没有适合的产业化方案,一直被束之高阁。

  2007年,李阳春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和企业家,在重庆荣昌区发起成立了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转让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技术,开始尝试产业转化;到2010年,李阳春团队成功将该疫苗技术本土产业化,让一只羊的包虫病疫苗接种成本,降低到不足以前十分之一,为疫苗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到2015年,包括李阳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光友、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金山在内,一大批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包虫病防控研究的国内学者纷纷呼吁要重视源头防控,改变以前对包虫病重“治”不重“防”的思路,从源头降低人感染包虫病的风险。

  随后不久,四川省以石渠县国家包虫病防控试点为契机,在甘孜州石渠县建立了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头的“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模式,并在四川全省所有包虫病流行县(市)复制推广,该模式被业界称为“238”石渠防控模式。

  “羊不感染包虫病,就会长得更壮,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长期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研究的西南大学副教授周廷宣告诉记者,根据最新实验数据,一只免疫羊会比对照羊每只年多增重3.54公斤,以每公斤活羊16元人民币计算,1只羊在使用疫苗防控包虫病后将增收约56.64元,而且羊作为包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做好了免疫,就相当于截断了包虫病传播的一大源头,大大降低了人感染包虫病的概率,其中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的。

  事实上,从开始的为人提供医疗援助,到现在针对包虫病传播链的全面防控,包虫病防治的“中国经验”在世界上也的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中国防控包虫病的经验对其他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017年11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被忽视热带病控制司项目主管贝纳德特·阿贝拉瑞德,在成都参加由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包虫病与人兽共患绦囊虫病控制国际学术会议”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对被忽视热带病实施明确有效的控制措施,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控经验为各国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次会议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的13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共同签署了《成都宣言》,通过搭建被忽视热带病国际网络合作平台,加快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的诊断、治疗和疫苗等领域的研究与转化,提升监测应对能力,最终助力实现2030年包虫病等人兽共患病有效控制的目标。

【编辑:姜贞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