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到访加拿大

2017年11月01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渥太华11月1日电 (记者 余瑞冬)“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真诚地欢迎加拿大各界人士到新疆去实地看一看,亲身感受真实的新疆。”当地时间10月31日,作为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团长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权事务局副局长左锋,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与当地智库及媒体代表座谈时说。

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团长、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权事务局副局长左锋(右二)在渥太华向当地媒体及智库代表等介绍新疆发展情况。余瑞冬 摄
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团长、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权事务局副局长左锋(右二)在渥太华向当地媒体及智库代表等介绍新疆发展情况。余瑞冬 摄

  10月30日至31日,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在加拿大多伦多、渥太华与当地政界、媒体、学界及华侨华人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交流团成员介绍说,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新疆,如今已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正在着力打造交通枢纽、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和金融五大中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新疆也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交流团详细回答了加方与会者提出的关于新疆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人权事业等领域的问题。

  “假设一边是花坛,而另一边是垃圾堆,”左锋在与渥太华媒体等人士交流时举例说,“如果你只把镜头对着花,你向受众展示的将是美好的一面;而如果镜头只对着垃圾堆,那传播的将是肮脏的一面;如果镜头拉开到足够的距离,就会看到事物的全貌。”他坦言,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敢说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当然中国新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我们欢迎媒体到新疆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也欢迎善意的批评和建议。”

交流团在渥太华与媒体及智库代表座谈时,曾访问新疆的加拿大《国会山时报》记者乌勒·鲍姆(右一)用自己的丝巾展示她看到的维吾尔族女性的服饰特点。她回忆说,新疆之行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并让她感受到了那里发展的活力。余瑞冬 摄
交流团在渥太华与媒体及智库代表座谈时,曾访问新疆的加拿大《国会山时报》记者乌勒·鲍姆(右一)用自己的丝巾展示她看到的维吾尔族女性的服饰特点。她回忆说,新疆之行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并让她感受到了那里发展的活力。余瑞冬 摄

  去年曾经访问新疆的加拿大《国会山时报》记者乌勒·鲍姆(ülle Baum)主动用自己的丝巾展示她看到的维吾尔族女性的服饰特点。她还动情地回忆说,新疆之行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并让她感受到了那里发展的活力。她引述自己当时报道的标题说:“未来就在这里。”

  渥太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潘明(Alex Etkin)、联合国人居署资深专家顾问马千里(Jean Marie Cishahayo)等询问了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中国-亚欧博览会成效等问题。左锋一一耐心作了解答。他表示,今天的中国注重发展与保护并重。拥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的新疆,将会有更高水平的发展。中国西部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不可限量。

  交流团成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阿力木江·牙生说,北美不少人士并没有去过新疆,对新疆存在着片面、失实的认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他感到参会者们的看法开始有了改变。

  在位于多伦多的约克大学与专家学者交流时,左锋表示,能感受到北美各界人士对中国新疆渴望了解,但又存在误解。通过面对面交流,希望可以消解外界人们脑海里长期形成的对新疆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和文化合作。

  在到访加拿大之前,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还在美国休斯敦和纽约进行访问交流。左锋坦言,虽然通过一次交流未必能改变外界对中国新疆的看法,但肯定能对外方有一定触动,也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思考,让其从另外一个角度和渠道了解新疆的发展变化。(完)

【编辑:杨彦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