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歼击机的摇篮”频创奇迹

2017年10月17日 1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沈阳10月17日电 (记者 周音)在以重工业装备制造闻名,有“东方鲁尔”美称的中国北方重镇沈阳,有一片新中国航空圆梦的腾飞之地。这里是中国航空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航空工业沈阳所和沈飞在中国航空史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史上二十余个“第一”,先后研制生产40余种型号、数千架歼击机。

9月12日,中国空军组织轰炸机、歼击机、预警机、加油机等多型战机,飞经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据介绍,此举是中国空军通过训练提升能力,以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保障和平发展的需要。图为空军歼-11战机飞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范以书 摄
资料图:中国空军歼-11战机。中新社发 范以书 摄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获悉,航空工业沈阳所研制的歼-8系列飞机,创建而完备了中国二代战机的研制体系。歼—11系列飞机填补了中国重型三代机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由航空工业沈飞和沈阳所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飞机成功在航空母舰上实现着舰起飞,使中国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陆基向海基的重大突破。

  2014年,四代机“鹘鹰”在珠海航展上惊艳亮相,树起了自主研制新型战机的新丰碑。“鹘鹰”飞机的成功研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能同时研制两型四代机的国家。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中,歼—11B、歼—15、歼—16三型19架战斗机接受检阅。

  在战斗机研制取得新突破的同时,航空工业沈阳所和沈飞探索建立了完整的战斗机研制人才培养体系。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开拓者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两院院士顾诵芬,工程院院士管德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工程院院士李明、杨凤田,科学院院士李天仍然在这片沃土辛勤耕耘。近百名航空界知名专家、上千名航空科研和管理人才从这里奔赴各条战线,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今一支以四名院士和60多名集团技术专家为代表的工程经验丰富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成为实现“赶超引领”共同愿景的坚实力量。航空工业沈阳所被誉为“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航空英才的摇篮”。

  “十三五”时期,航空工业沈阳所和沈飞将军民融合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以航空产业链为核心,以价值链为导向,以供应链管理为载体,以资本融合为纽带,聚合社会优质资源,通过“进退”结合、军民融合和专业“产业化”发展方式,构建强核心、大协作的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

  当前,航空工业沈阳所和沈飞以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逐步培养战略供应商。到2020年,力争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寓军于民深度发展格局。

  航空工业沈阳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是沈阳所推进转型战略的关键时期,慢不得,更等不起,既要以航空报国的使命感强化装备发展的主责意识,更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抢抓改革发展的机遇,为强国、强军贡献力量。(完)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