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援巴老兵忆筑路岁月:四十载友谊绵延(图)

2017年09月14日 0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援巴老兵忆筑路岁月:四十载友谊绵延(图)
    近日,“中巴友好万里行”代表团在甘肃兰州与援巴老兵及烈士家属合影。 徐雪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4日电 (记者 徐雪)又是一年退伍时,67岁的老兵胡生荣每到此时就会记起40年前在巴基斯坦筑路的岁月。

  胡生荣出生于甘肃,1974年至1979年他所在的部队参与援建巴基斯坦喀喇昆仑中巴友谊公路筑路建设任务。“筑路的五年里,我们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罐头和压缩蔬菜,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

  这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公路,从中国新疆的红旗拉甫通往巴基斯坦首都,其修筑的地质、气候条件极为复杂和恶劣,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屋脊、生命禁区,而这条公路就是中巴两国军人创造的世界奇迹。

  “高山滚石、坍塌和泥石流时常威胁着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志愿者管理协会会长田念胜也是名援巴老兵,他曾多次做了自己最不情愿做的事——为牺牲的战友画遗像。

  在巴基斯坦北部城镇吉尔吉特,来自中国的88名烈士长眠于此,陵园中红色的碑文写着“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光荣牺牲同志之墓”。

  不久前,在中国留学生马培军和马斌的热心帮助下,田念胜牵头组建了以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阿里·艾哈迈德,接替父亲阿里·麦达德继续守墓的第二代守墓人曼苏尔,40年寻找中国恩人的马基隆等7人为成员的“中巴友好万里行”代表团,沿途经过了新疆、甘肃、湖北、湖南等地,走访了部分援巴烈士的故乡。

  近日,数十名甘肃籍老兵在兰州大学见到了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40年过去了,阿里·麦达德和阿里·艾哈迈德始终义务守护着中国烈士陵园,我们从新闻报道中和少数战友亲临烈士陵园祭奠清扫的画面中,看到了园中茂盛的青松翠柏,一片清洁庄严肃穆的景象,烈士们长眠于此,我们感到很宽慰,想当面说声谢谢!”胡生荣作为老兵代表说道。

  阿里·艾哈迈德告诉中新网记者,“在公路的修筑过程中,援建队常常经过我家门口,我和很多中国人都是很好的朋友,看着他们为我们流血、牺牲,很受感动。1978年陵园建成后,我就决定要为这些英雄们做些什么。”

  张龙山是88名烈士之一,40年来,家人无时无刻不思念着他。“十分感谢阿里·艾哈迈德的无私奉献。”张龙山的弟弟张虎山说,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

  为了更好地记录、保存这段珍贵的历史岁月,兰州大学还计划将援巴老兵的一些老照片、信件等进行收集翻拍,整理成电子资料进行展出。(完)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