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谁向天外送锦书——解密中国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2017年04月20日 2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回顾“天舟一号”发射全程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海南文昌4月20日电 题:谁向天外送锦书——解密中国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宋代词人曾问“云中谁寄锦书来”,千年以后,已在孤寒太空漂泊逾千日的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也有这样的期待。

  20日晚,“天宫二号”俯瞰祖国南陲,轰隆声中白烟滚滚,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拨开云雾,朝它奔来。

  “天舟一号”携来一封“锦书”,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新任务。“太空加油”“三次对接”“空间实验”,这些新鲜词汇带给“天宫二号”久违的兴奋。它知道,这将决定中国能否如期进入建设空间站阶段。

  “锦书”配有航天专家预备的“锦囊”,“天宫二号”迫不及待拆开最繁复的一个,是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目前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

  长期在轨飞行的载人空间站受大气阻力影响,不断减速,需用消耗推进剂以保持轨道高度。在“太空加油”技术尚未问世时,空间站耗尽自身携带的贮存量后便难以为继。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骆云飞 摄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骆云飞 摄

中国已提出在2022年前后建成可运营10年以上的空间站,“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在空间站建设阶段前最后的“实战机会”。

  据介绍,当“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通过两个航天器之间产生的气体压力,前者向后者输送推进剂。这个过程看似与地面加油没什么不同,但已为此钻研近10年的科研团队知道个中滋味。

  “既要保证对接机构准确对接,又要满足密封要求。补加完以后,还要考虑怎么排放剩余推进剂。这一切都必须在太空中实际操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总设计师白明生说。

  第二个锦囊讲的是交会对接,“天宫二号”对此倒不那么陌生。2016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交会对接技术走向成熟应用阶段。

  不过,“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进行三次交会对接,并验证组合体控制与管理技术。

  三次交会对接方式各有绝活,让人眼花缭乱。第一次是在非常明亮刺眼的阳照区;第二次是进行全自动绕飞,你追我赶、各自转体;第三次是以快取胜,常规交会对接至少需要两日,这次缩短到6小时。

  以往在神舟系列飞船面前,“天宫”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站都以“吨位”占优,形成“天神”组合体后顺势接管整体控制权。但在最大装载状态下重达13.5吨的“天舟一号”面前,8.6吨重的“天宫二号”也得退让三分。

  技术人员将在“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后,分别验证“以小控大”、“以大控小”模式。这样,未来的天舟系列飞船既是空间站的“充电宝”,当空间站出现异常时也可接过组合体控制权,为航天员撤离争取时间。

  第三个锦囊写的是“开展空间应用及技术试(实)验”。

  中国科学家们精挑细选出4项科学实验研究及技术验证试验,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被概括为“骨干”研究的生命科学实验,即骨研究、干细胞研究和生殖细胞研究,这些成果或将服务于人体健康。

  最后一个锦囊,留给“天舟一号”自己。

  一般卫星在完成使命后,随推进剂消耗殆尽而缓慢降轨,最终在大气层烧毁。这一次,“天舟一号”将首次采用主动离轨方式,通过两次降轨控制,受控坠落于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坟场”,为打造洁净、安全的太空环境作出贡献。(完)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