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借冰球谈中加如何双赢:“No excuses. Be a winner.”

2016年09月24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当地时间9月23日,到访蒙特利尔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陪同下,参观当地“加拿大人”冰球队,获赠印有他名字的球衣。李克强穿上球衣,与特鲁多一起为参加训练的小球员开球。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社蒙特利尔9月23日电 (记者 郭金超 徐长安)当地时间23日上午,正在加拿大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蒙特利尔会议中心共同出席第六届“中加经贸合作论坛”。

  听到主持论坛的加中贸易理事会秘书长高诗如在介绍他时,为其加上了“蒙特利尔‘加拿大人’冰球队的重要支持者”的头衔,李克强笑着回应说:“我不光是支持者,我自认为已是蒙特利尔‘加拿大人’冰球队的荣誉成员。”台下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加拿大人大多有“冰球情结”,其热爱冰球的传统已延续达100年之久。中国总理的这番话,拉近了与现场加拿大人的心理距离。

  高诗如提到的蒙特利尔“加拿大人”冰球队成立于1909年,是一支老牌劲旅。高诗如提及该队时,都不忘加上“最好的冰球队”的美誉,可见其在加知名度。特鲁多自然更是家乡球队的忠实拥趸。当天出席论坛前,他特意邀请李克强总理到该队主场贝尔中心参观。

  在贝尔中心,两国总理听取球队负责人介绍球队历史,参观球队设施,观摩球员训练并与球员交流。现场李克强还获赠一件印有他名字的球队1号球衣。穿上球衣,两国总理还共同为参加训练的小球员开球。

  论坛上,李克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这段愉快的经历,并预祝球队在世界锦标赛上夺冠。全场对此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李克强此次访加是中国总理13年来首次访加,也是中加总理年度对话机制第一次启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中加总理实现互访,舆论认为这标志着两国关系“快速升温”。此背景下,两国经济界对中加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当天出席论坛的中加企业界人士希望从中探寻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前景。

  对此,李克强在当天约20分钟的致辞中,多次借谈冰球论及两国如何发展共赢,给两国经济界吃下一颗“定心丸”。

  “我在训练场的休息室里看到了他们(冰球队)打出一幅标语‘No excuses.Be a winner.’(没有借口,成为赢家),”李克强说:“我跟特鲁多总理说,我们也没有任何借口,中加之间必须实现双赢!”这番话所释放的信息引发全场共鸣,掌声再次在蒙特利尔会议中心响起。

  对于如何实现双赢,李克强为此规划出清晰路径。首先,李克强认为,中加两国政府建立了更强的政治互信。一个月内,两国总理互访不仅达成重要共识,还见证双方签署几十个合作文件,这表明中加关系“快速升温”。

  “中加之所以能够实现双赢是因为中加有着广泛的经济互补性。”李克强说,中加都是主要经济体,在产业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互补性强,有很大潜力。

  李克强表示,双方要挖掘潜力,实现已确定的目标,即到2025年,中加两国贸易额、互访人员数量都比现在翻一番。

  此访中,两国总理一致决定启动中加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在李克强看来,这是中加实现共赢的另一大助力。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不少产品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而加拿大则恰恰相反。“为了推动中加关系发展,挖掘两国合作潜力,我们愿意与加拿大开展自贸协定研究,这本身对中国企业将是一个倒逼机制。”李克强说。

  “你们要做好准备!”言及此,李克强对现场中国企业家说,商场如冰球场一样都是竞赛场,中国企业要学习加拿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之间通过不断扩大贸易交往,提高自由贸易水平将会取得双赢,加拿大会获得更多贸易机会,中国也会在竞争中自我加压来提升自身产品质量。”

  中加间互补优势也被李克强视为中加双赢的一大要素。他指出,在航空、铁路等领域,加拿大的先进技术和中国性价比高的装备相结合能开拓第三方市场。“我相信(中加合作)竞争力是很强的,不亚于蒙特利尔’加拿大人’冰球队在世界竞标赛上的竞争能力。”

  面对在场加方企业家,李克强还郑重承诺:中国将营造良好的、不断改善的法治环境,使加方投资者、商人会与中国企业一样得到公平、公正、同等待遇。中国在各领域都将制定透明规则,依法办事,使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能有良好稳定预期。

  “欢迎你们到中国去投资,我们也支持中国企业到加拿大投资。”李克强对在场的两国企业家说:“你们的商机会无限,中加关系一定会迎来新的黄金十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