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首届“中国网络语言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2016年07月27日 2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首届“中国网络语言文明论坛”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大学等共同主办。

  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局长章勋宏坦言,网络语言文明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在不断更新迭代出现的流行网络新词中,有不少词汇语义负面,甚至夹杂低俗之意,但往往因其反传统、结构化、易记忆的性质在社交网络上得到大范围的传播。“我们要从关注青少年未来、维护网络文化安全、促进网络文化传播的高度,来重视净化网络语言问题。”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介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织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年起就关注网络语言生活的话题,从最初手机的语言使用,到微博、博客的语言使用,一直到现在微信的语言使用,再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这些网络流行词语。

  他表示,从这些研究报告能够看出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把网络语言看成洪水猛兽,而是看作一种新的社会方言,而且是语言中一种活跃现象。像秒杀、山寨、给力、点赞都已经吸收到《现代汉语词典》,但是也有一些网络粗鄙化现象,像“屌丝”等这些网络低俗词语也引起大家的焦虑。“无论怎么样,我们现在对网络语言总体研究是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而且大家对网络语言有一种共识:对网络语言问题不宜一刀切。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对大众采用柔性的政策,要引导、要疏通,而对一些像大众媒体、教材出版这些带有窗口导向的行业,要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些规则和标准。”

  本次论坛立足于汇聚各界智慧,以“文明网络语言共建清朗空间”为主题进一步推动中国网络语言文明,与会专家学者达成三项共识: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网络语言纷繁庞杂,必须加以引导,也是可以引导的;文明网络语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聚气。

  据悉,“中国网络语言文明论坛”从2016年开始,计划每年召开一次。(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