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北方草原力推“第一书记”:打通扶贫“最亲一公里”

2016年05月22日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锡林浩特5月22日电 题:中国北方草原力推“第一书记”:打通扶贫“最亲一公里”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家里一切都好,房子没啥问题,挺好的……”32岁的高娃,在狂风呼啸的恶劣天气下,开门后腼腆地对“第一书记”苏和如此作答。

  “这么冷的天,您还来。”高娃对苏和的来访有点不好意思,而苏和则笑着说,“周六日我上班的阵地就在牧区。”

  苏和的真正身份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农牧业局党委书记,但从2012年5月,他有了新的身份,到当地牧区巴彦温都尔嘎查兼任“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并不是虚职,做的是‘精准扶贫’的事。”苏和21日对记者解释,高娃等牧户之前改造过的房子,作为“第一书记”他不仅要协调政府相关资金,负责落实工程队的进驻,还要充当“监工”角色。

  “今天来就是看看房子有毛病没。”苏和说,5年来,他已将这里的牧民当作亲人,彼此都留有电话,有时半夜都会接到牧民的咨询。

  苏和的工作并不限于此,“为牧民解决水井、棚圈,还购买拖拉机,以便在冬天大雪天运送草料。”当地嘎查党支部书记特木尔幽默地说,“第一书记”到嘎查后,以前不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

  “第一书记干得是实事,我们将扶贫‘最后’一公里已改成‘最亲’一公里。”高娃这样表达着她的认知。

  在锡林浩特市,苏和并非唯一“第一书记”,从2012年至今,当地组织部们已选派有80名政府正职、副职干部加入“第一书记”大军。

  刚呼雅嘎是锡林浩特市卫计局纪检书记,与苏和一样,他也是最早一批“第一书记”。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除帮扶牧民建房、建棚圈外,他还利用“单位优势”为患病牧民联系医院。

  “牧民帕斯琴巴特尔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我们为他联系了专家,并减免医疗费用,真正解决牧民因病致贫问题。”刚呼雅嘎不好意思地说,其实这也没什么。

  锡林浩特市为何推“第一书记”?

  22日,锡林浩特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博峰透露,2012年他在一份内部资料看到在四川某个县推行“第一书记”觉得很受启发,于是当年就选派5名组织部干部到当地社区试水“第一书记”。

  “想不到效果不错,于是在2013年全市推开,到2014年实现社区、国有农牧场、22个嘎查‘第一书记’全覆盖。”李博峰称,这些“第一书记”深入基层,累计为牧民建棚圈、储草棚20000余平米,打井70余眼,通电近200户,新建住房100余处,是真正意义上的扶贫。

  不过,真正让李博峰想不到的是。2014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赴当地巴彦德力格尔嘎查调研时指出:“选派基层第一书记不是《党章》规定的,锡林浩特市的创新做法值得探索推广。”

  记者了解到,在此背景下,锡林浩特市力推的“第一书记”,分别得到内蒙古党委组织部、中组部等单位的“肯定”。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第一书记主要职责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

  李博峰介绍说,目前该市力推的“第一书记”,已在全国开始推广,而内蒙古全区则全面推广,并与精准扶贫“亲密结合”。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盖志毅表示,当下内蒙古乃至中国推行的“第一书记”制度,与“乡村建设”先驱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倡导的知识分子深入农村,治理贫、愚、弱、私四大顽症,可谓一脉相传。

  “第一书记制度是对老一代农村建设者思想的传承,必将在中国农村牧区发出熠熠光芒。”盖志毅这样展望“第一书记”的未来。(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