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黑龙江鸡西居民深夜遭遇堵门强拆 跳窗逃生

2015年11月11日 13: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黑龙江鸡西市恒山区居民遭强拆 区政府:用开发商工程顶替补偿款

  中新网鸡西11月11日电 (记者 史轶夫王舒)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深夜被人堵门强拆,过去一个月,家住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的邹云江为了赔偿金问题四处奔走,出面协调的恒山区区委副书记张中范明确表示,赔偿可以一半是现金,一半是政府牵线开发商用承揽开发商工程的方式补偿,政府还可以作为“担保”。

  居民深夜遭遇堵门强拆跳窗逃生

  “9月12日1时许,我和朋友在家睡觉,突然听见车辆的发动机声,我要往外看看什么情况时,发现门都被堵死了。”家住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的居民邹云江向中新网记者回忆被强拆那晚的情景时,仍心有余悸——9月12日一时左右,邹云江和一位朋友刚被吵醒,突然后房就传来了棚顶倒塌的声音。“醒来后透过窗户发现屋外人头攒动,后房的棚顶已经塌了下来。”邹云江和一位朋友赶紧想开门逃生,但发现住宅门被从外面堵死了;这时,有人开始砸他家的窗户,他们才想到从窗户逃生。“我和朋友从窗户爬出来时,屋子已经倒了一半了,我朋友在我身后逃出,鼻梁都被掉落的砖头砸伤了。”

  邹云江爬出房屋后,看到房子周围站满了人,也没有人理他们,几台挖掘机正在他家的房后进行强拆。“我出来后就打电话报警了,可直到房子倒了、强拆的人撤离警察才到,我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拿出来……”邹云江告诉记者,他在鸡西市恒山区中心路上居住了几十年,房屋手续齐全,今年8月,他家房屋所在地被列入棚改区被开发,但提供的补偿远低于国家相关动迁补偿标准,他和很多住户都拒绝搬离,但没想到恒山区中心路周边在没有完成“净地”时,开发商就开始围着他们的房屋开始了建设。

  强拆地点距离区委区政府不足百米

  强拆事件发生后,邹云江开始四处奔走,强拆人始终没有着落,而恒山区政府部门却一直协调他尽快平息这件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仍然没有结果。”邹云江告诉记者,负责协调此事的该区区委副书记张中范曾表示帮助协商解决。在邹云江提供给记者录音里,张中范曾向邹云江“担保”——可以按房屋作价,赔偿一半钱,剩余的部分政府可以帮邹云江联系承接开发商的工程作为补偿。

  10月27日,中新网记者接到黑龙江鸡西市民邹云江的实名举报后,赶往位于鸡西市恒山区中心路的事发现场。在强拆现场记者看到,此时已成废墟的邹云江民宅里仍散了着衣物和一些被砸坏的家具,而房屋所在地周边已拔起了一片在建楼房。

  记者观察发现,邹云江民宅所在的中心路就是鸡西市恒山区的中心街路,该区区政府、区公安局、区检察院等主要政府部门都在这条路上,而区委区政府办公楼距离邹云江遭强拆的家直线距离在一百米以内。此时,在邹云江家的周边,施工人员正忙碌的进行建筑施工,还有一些没有被拆掉的平方分散在在建工地里。邹云江告诉记者,此处是鸡西市恒山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除了他家还有几户没有搬迁。记者发现,此处的施工工地没有围挡设施,也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公示。

  政府官方回应:该项目为“市场化运作”

  随后,中新网记者来到鸡西市恒山区政府部门,见到了曾与邹云江协商“用部分工程补偿”的该区副书记张中范。张中范表示,他是代表区委和政府去协调邹云江解决问题的,“用部分工程补偿”是他想到的解决邹云江和开发商赔偿矛盾的一个“思路”。

  据张中范介绍,邹云江被强拆的家在该区棚户区改造工程辖区范围之内,该工程是该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连“净地”一环的工作也交给了开发商处理。邹云江家被强拆后,由于无法达到邹云江所要的赔偿金额,他才建议邹云江接开发商的工程作为补偿。

  在中新网记者问到,政府部门是否核实过开发企业的资质,以及没有完成“净地”工作,是如何具备工程施工要件的,张中范表示不在他的管理范围内,会找该区相关部门进行核实。记者随后又与该区动迁办取得联系,询问改棚户区改造项目相关材料。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区动迁办也没有出具关于该棚改项目“市场化运作”的任何书面材料。鸡西市恒山区居民邹云江家被强拆的事件进展,中新网记者将继续关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