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基斯坦“老中青”三代: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情谊

2018年12月17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伊斯兰堡12月17日电 题:巴基斯坦“老中青”三代: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情谊

  作者 韩帅南

  “你好,能跟我合影吗?”“可以一起拍个照吗?”近日,中新社记者跟随云南省“一带一路”媒体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走在大街上,经常会被热情的巴基斯坦民众团团围住要求合影。

  事实上,每一位中国民众在这里,都会有“明星级别”的待遇。巴基斯坦民众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中国人的友好。

  年近60岁的萨拉赫丁·门加尔现任巴基斯坦新闻委员会主席,在他看来,他们这一代人切身感受到了两国的友谊。“巴中的友好历史非常悠久,巴基斯坦一直为拥有中国这样的朋友感到自豪,我想两国的人民都会为这样牢固的关系自豪。”萨拉赫丁向记者发表了他的看法。

  萨拉赫丁即将退休,他想在今后的日子里再多去几趟中国。“我去过北京和云南,中国的风景和巴基斯坦截然不同,但都很美。”萨拉赫丁说,“我还希望能与云南共同建立一个包含乌尔都语、中文、英语等多种语言的电视频道。”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传递两国人民共同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共赢的心声。

  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里,一派繁忙景象。办公室内,中方员工和巴方员工用英语探讨交流。该公司坚持本土化运营,中方员工占比仅为0.8%。

  作为巴方员工,45岁的纳比拉披着头巾,身着巴基斯坦传统裙装,一口如播音员般流利的英语透露着她的自信。她介绍,与她同龄的不少巴基斯坦人都能接触到中国人。“比如我们公司,既有巴基斯坦员工,也有中国员工,虽然文化背景有差异,但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合作无间。”

  纳比拉在通讯行业已经有20年的工作经历,先后工作过四家公司,但她最终选择了留在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一干就是11年,并从一名普通员工晋升为公司客户服务部总经理。

  20岁的阿姆加德·侯赛因目前就读于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他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杨明辉。“我喜欢我的中文名,也很喜欢中国。”杨明辉说,巴基斯坦的不少年轻人很喜欢中国,都希望去中国看一看。“我平时用微信跟‘朋友圈’里的中国哥们儿聊天,帮我学习中文。”

  在杨明辉眼中,“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两国带来更多合作机会,而他自己的愿望是到中国留学,然后当一名翻译官。(完)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