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媒:平昌冬奥会比赛运营有望实现盈利

2018年02月28日 0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平昌冬奥会在比赛运营方面有望成为一届“盈余奥运会”。

  根据平昌冬奥会组织委员会数据显示,比赛预估运营费用为2.8万亿韩元。平昌奥组委通过企业赞助(1.1123万亿韩元)、国际奥委会赞助(4400亿韩元)、冬奥会合作企业赞助 (2400亿韩元)等确定了运营预算。除此之外,必须用门票、独家授权、附属设施(餐厅)的收益填补不足的部分。

开幕式最后,由韩国著名花滑选手金妍儿点燃主火炬。图为冬奥会圣火熊熊燃烧。
资料图: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圣火熊熊燃烧。

  冬奥会门票共卖出1078562张,其中韩国国内卖出866284张(80.3%),海外卖出212278张(19.7%),这比平昌奥组委定下的106.863万张的目标还多卖了近万张。销售收入达到1573亿韩元(韩国1083亿韩元、海外490亿韩元)。

  在露天的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开幕式的门票销售情况曾经最令人担忧。但即使天气寒冷,也卖出了22536张(共24203张)门票。

  这种销售势头持续的同时,冬奥会比赛期间(2月9日-25日,共17天)的门票销售量也在增加。在冬奥会开幕之后,随着人们对比赛的兴趣逐渐提升,后期买票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实际上体育场中的空座位仍然较多。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指出,“听说票已经全部售罄,可是在场的观众还不到一半”。

  平昌奥组委发言人成百柔解释称,“这是因为有很多坐席是提供给了其他项目的选手、冬奥会赞助公司、其他VIP等”。但也有分析称,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体等大量购买门票之后免费发放,因此出现了“爽约现象”。但是,比赛期间累计观众数达到1387475名。春节第二天即2月17日,有146506人前来观看比赛,当天的观众数量创下了单日最大值。

  没能买到比赛门票的人很多都选择前往平昌奥林匹克广场和江陵奥林匹克公园,这给平昌组织委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收入。平昌奥林匹克广场和江陵奥林匹克公园设有赞助冬奥会的企业宣传馆和销售冬奥会纪念品的大型超市。人们在野外可以通过大型电子屏幕观看比赛实况转播,还可以欣赏各种各样的演出,门票的价格是2000韩元一张。随着游客的数量增加,餐厅、商店等附属设施的销售额也有所提高。

  平昌冬奥会的吉祥物白老虎Soohorang和亚洲黑熊Bandabi的人气也贡献了不少收入。平昌组织委专利授权项目部部长李龙新(音)表示,“平昌冬奥会纪念品中销售最多的商品就是白老虎和亚洲黑熊的玩偶。在过去的一年里卖出了超过10万个,冬奥会期间甚至还因为断货而无法进行销售”。

  平昌奥组委在体育场和主要公共场所(机场、火车站等)共开设了59个商品销售点,销售1500余种相关商品。据平昌奥组委估算称17天的商品销售额将达到350亿韩元。平昌奥组委报道支援部部长宋宪石(音)表示,“由于残奥会期间(3月9-18日)销售点也会继续营业,因此目前还未统计总收入”。

  平昌奥组委委员长李熙范强调称,“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我们曾估计此次会出现3000亿韩元左右的赤字,但是随着企业赞助金和自发捐款的增加,我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截至目前,300亿韩元预备款还没用到一半。门票与专利商品的销售呈现出良好势头,因此平昌冬奥会绝不会出现赤字”。

  虽然平昌冬奥会顺利结束,但相关问题才刚刚开始。平昌冬奥会为了获得“盈余奥运会”的称号,今后仍需充分利用奥林匹克场馆,以保证不出现赤字。在平昌冬奥会上使用过的12个体育场中,有9个体育场已经出台了赛后使用方案。但旌善高山滑雪场、江陵速度滑冰场、江陵冰球中心等3个体育场的使用方案还未确定。旌善高山滑雪场将重点放在了恢复原貌上。

  根据韩国国会教育文化体育观光委员会的自由韩国党议员全希卿26日公开的《平昌冬奥会赛场运营收支分析结果(韩国产业战略研究院)》,如果比赛场地实现正常运营,全年的运营费用将达到89亿韩元,运营收入约31亿韩元,全年会出现约58亿韩元的赤字。

【编辑:郭炘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