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粤东磁厂手绘彩瓷:栖身于香港工厦的传统手艺

2016年09月25日 1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粤东磁厂手绘彩瓷:栖身于香港工厦的传统手艺
    在一栋位于香港九龙湾的11层工业大厦里,年届古稀的彩瓷师傅常年手执毛笔埋首在瓷碟上作画。他们是香港最后的手绘彩瓷匠人,在香港硕果仅存的彩瓷作坊粤东磁厂工作。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中新社香港9月25日电 题:粤东磁厂手绘彩瓷:栖身于香港工厦的传统手艺

  中新社记者 曾平

  在一栋位于香港九龙湾的11层工业大厦里,四位年届古稀的彩瓷师傅常年手执毛笔埋首在瓷碟上作画。他们是香港最后的手绘彩瓷匠人,在香港硕果仅存的彩瓷作坊粤东磁厂工作。

  “做这行最主要心要静。”资深彩瓷师傅谭志雄说,有年轻人好奇想来学艺时,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沿着瓷碟边缘画一个圈,画一次不成功就两次、三次、十次,这是基本功,也是想要往下学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儿。

  谭志雄是目前香港唯一一位能够手绘清朝乾隆年间瓷器的彩瓷师傅。年轻时,他经朋友介绍来粤东磁厂当学徒,学艺一年后便留厂工作,从入厂到现在已有46年。这门当时为了生存学的手艺活慢慢转变成他热爱的事业。

  谭志雄的工作台摆满了装颜料的碗和几个插着各类毛笔的杯子,不少颜料碗已经使用超过10年,毛笔笔头有宽、尖之分,按长短和粗细分为大、中、小号。他一天拿着瓷碟作画8小时,工作台的左侧摆放着一支看时间的手表。

  他的工作台就在走廊旁边,身后是成堆的瓷品:碟、碗、花瓶、茶壶、茶杯从接近地面的位置一层层叠至接近天花板。

  粤东磁厂将广彩从发源地广州引入香港,并将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来。

  曹志雄是粤东磁厂第三代传人,一生忙碌于经营曹氏家族的彩瓷厂。据他介绍,厂里从景德镇等地购入白瓷胎,由师傅按客人要求手绘图案,或将图案制作成印花纸,再压印在瓷器上;或先印上图案线条,再人手填色。此番工序之后,便将瓷器放入窑炉,经800度高温烧制6个小时,夜晚降温后第二日取出。

  广彩向来以鲜艳强烈的色彩见称,集金彩、粉彩、篮彩、绿彩、墨彩等一起,烧出金碧辉煌的效果。曹志雄指出,粤东瓷器传承了广彩的颜色和技法,部分图案则结合本地特色,他称为“香港彩”。

  “客人多是靠口碑介绍来的。”曹志雄说,几位港英时代的港督、各国驻港领事、外国明星、本地著名酒店等都是粤东磁厂的顾客。部分政要名人还给厂里发来感谢信,曹志雄将这些信和他们来厂时拍摄的照片制作成册放在办公桌。

  粤东瓷器以外销为主。曹志雄随手拿出一个受外国客人喜爱的“中国风”瓷碟,上面有一个着古装的人物侧面图。他指着图案笑说,外国人就喜欢这样的,以为中国人就一定留长辫子。

  也有外国客人喜欢在瓷碟画上家族徽章,或是中意用中文繁体写的“囍”、“壽”等带有吉祥寓意的汉字。

  作为香港首间手绘彩瓷厂,粤东磁厂也和这座城市一起经历着时代变迁。

  上世纪20年代,广州彩瓷业深受不稳政局的打击,瓷商和工人纷纷移至香港,曹志雄的爷爷曹侣松在此背景下于1928年创立“锦华隆广彩磁厂”。到30年代,磁厂迎来生意的鼎盛期,约300手绘彩瓷师傅同期在厂里工作。1941年香港沦陷,磁厂运作停滞数年。直至战后,磁厂得以重组,并改名为“粤东磁厂”。

  粤东磁厂在重组后因为拆迁经历过几次搬迁,先后在长沙湾、九龙仔、深水埗等地经营过,直至80年代迁入现址九龙湾。

  磁厂的生意也几经波折。70年代,美国认为用作餐具的瓷器或含铅量超标,令彩瓷业生意遭遇重挫,直至80年代仿古瓷兴起,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彩瓷用作装饰和收藏,生意也跟着有了起色。

  如今,粤东磁厂面临的棘手问题是技艺传承。曹志雄今年67岁,几位彩瓷师傅也已过了退休年龄。曹志雄认为,早年学习手绘彩瓷是一门可以养家的技术活,现在即便有年轻人来学艺也只是当成兴趣,不是一种职业。

  再等几年就没人帮手做这件事,在香港后继无人了,他说。(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