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国老院子:喧闹都市中的“理想王国”

中国老院子:喧闹都市中的“理想王国”

2019年12月08日 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国老院子:喧闹都市中的“理想王国”
    坐落在上海市七宝镇的“中国院子”。供图

  中新网上海12月8日电 题:喧闹都市中的“理想王国”

  作者 高志苗 郁玫

  旧厂房林立的中春路,“中国院子”静静伫立。走进院子,墙体大面被爬山虎“包围”,微风拂动,只剩爬山虎和风在“私语”。院外熙攘喧闹,院内闲庭信步。

  “住在七宝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进来感觉自己都不敢大声说话,好神奇,觉得心忽然静下来了。”游客陈青敏对中新网记者说。

  1944年生于重庆,长于台湾的秦安丽,便是这座“中国院子”的守护人。1992年她离开美国,二十多年潜心打造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理想王国”。

  “老院子想要呈现‘一个现代中国人有尊严的生活空间’。通过院子承载起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精髓跟生活息息相关。”身着绣花牛仔裤、黑色帆布鞋的秦安丽向记者介绍。

“生活博物馆”全景图。供图
“生活博物馆”全景图。供图

  “生活博物馆”是院子的“主角”。按照时间和功用排列组合的古典家具依次排开。来自不同朝代、不同地点的蒸屉、储粮器、推车、风箱等器物静静伫立,“诉说”着几百年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废弃的风车车轮加上玻璃变成精致茶几,破损的马车车轴碎布包裹变成玲珑座椅,丢失床板的床架改造成茶室隔屏……点滴智慧和用心在“生活博物馆”处处可寻。

  “秦老师她是一位具有国际视角的文化人和艺术家。她把艺术天赋和对文化的热爱通过古典家具收藏和改造表现出来,竭力去做呈现和付出。”上海市浦江书院院长王新华说。

“中国院子”公益活动现场。供图
“中国院子”公益活动现场。供图

  从不做宣传的老院子在文化界口耳相传有很高的知名度。成立二十多年来,承接各类公益、文化活动600多场,如孟母堂成人礼、法国友人中医学习活动、读书会、茶艺活动、景德镇学生交流等。

  何以与传统文化结缘?秦安丽回忆,她移居美国后或许是远乡情更浓的原因,看到树叶随风飘落,被“黄叶舞秋风”五个字“敲醒”。

  “黄叶舞秋风,‘舞’字那么漂亮。两个名词加一个动词,全世界没有其它文字可以这样表达。不但有动向,还有形。中国的文化有多深厚,我一下子就通了,从此以后我也就‘疯’了。”她说。

  她口中的“疯”体现在她打造“中国院子”的点滴中。为了收罗古典家具,秦安丽每个月都要到处跑,山东、浙江、福建、云南、湖南、山西,陕西、蒙古都有她的足迹。

  住过5块钱的酒店,冬天睡过没有窗户的房间,凌晨四五点一个人去赶“鬼市”,因为环境脏乱她可以做一天到不吃不喝。这些困难没有让秦安丽退却,她总觉得背后有股力量在支撑着她,那是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些宝贝不能消失,你可以从这些物件中看到匠人的巧思,即使款式相同也没有两个是一模一样的。以前通过再加工卖得多,但卖一件少一件,现在都舍不得了。”秦安丽说。

  跟随秦安丽工作二十多年的李君英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因为舍不得卖家具古董,院子又都是免费参观,所以我们收入很少。秦老师不得不变卖车辆、房产补贴房租。”

  未来,秦安丽要面对的不仅有经济上的压力,更让她束手无策的是院子面临拆迁。城市发展,老厂房难逃被拆迁的宿命。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家具古董成为摆在热爱“中国院子”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守不住就有可能随时终结,我这一辈子走过的路都不是顺境,但我习惯看到积极的一面,不知道还剩下多少生命,但觉得自己有使命继续去坚守。”秦安丽说。(完)

【编辑:刘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