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非遗凉州“攻鼓子”进校园开课破解传承瓶颈

2019年03月20日 1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非遗凉州“攻鼓子”进校园开课破解传承瓶颈
    2019年3月20日,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上凉州“攻鼓子”非遗文化课。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3月20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20日披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攻鼓子”在甘肃武威通过成立校内社团、开课等方式“校园传承”取得良好成效,破解因民间艺人老龄化、保护资金不足、政策不健全等因素使口传身授为主要途径的该项非遗文化面临的“人亡艺亡”的传承瓶颈。

图为专人教学生凉州“攻鼓子”舞步和阵法。 钟欣 摄
图为专人教学生凉州“攻鼓子”舞步和阵法。 钟欣 摄

  “凉州攻鼓子”发祥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是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段,两个人一对,五对为一组,表演时阵法多样,舞步和谐,整体干净利落,被誉为“西部鼓魂”,也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老师向学生示范凉州“攻鼓子”舞步和阵法。 钟欣 摄
图为老师向学生示范凉州“攻鼓子”舞步和阵法。 钟欣 摄

  据甘肃省文旅厅介绍,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地处“凉州攻鼓子”发祥地,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项目,该校将“攻鼓子”作为特色教育贯穿在学校体艺与美育教育中,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认同,鼓励学生自觉参与“非遗传承”行动,并通过校园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影响社会等方式,传承和发展凉州攻鼓子文化。

  据悉,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组建了“攻鼓子”社团,即每年七年级新生入校时,采取学生自愿申请报名、班主任推荐、授课老师面试确定的办法组建“攻鼓子”艺术社团。同时,学校每周开设一节“攻鼓子”校本课,由专门老师进行教学,推动“攻鼓子”艺术教育的普及。

  在“攻鼓子”艺术熏陶下,该校还成立了书法、二胡、国画等艺术社团、并开设了校本课程。

  甘肃省文旅厅表示,“凉州攻鼓子”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开展、传承、发展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从“攻鼓子”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出发,利用本土现有文化资源教育学生,从学生的教育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等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德育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完)

【编辑:李玉素】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