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安源:“我”虽谢幕 但中乐的春天刚刚开始

2019年01月14日 2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黄安源:“我”虽谢幕但中乐的春天刚刚开始
    “故乡情缘”——重庆交响乐团与黄安源父子二胡音乐会。 宋蜀山 摄

  中新网重庆1月14日电 题:黄安源:“我”虽谢幕但中乐的春天刚刚开始

  作者 陈茂霖

  “我年纪大了,应该把舞台演出机会更多的让给后来人。”14日,香港中乐团原团长黄安源回忆上月他在老家重庆举办的《“故乡情缘”——重庆交响乐团与黄安源父子二胡音乐会》时说:“可能这次重庆音乐会之后,我就不再举办独奏会,应该离开舞台了。”

黄安源胡琴独奏。 宋蜀山 摄
黄安源胡琴独奏。 宋蜀山 摄

  音乐人生源自于两次别离

  “一九五八年的一个秋夜,重庆火车站内,一列即将开往北京的列车在淡淡月光的映照下平添几分沧凉。车窗内一个十来岁男孩正兴奋地与站台上的家人话别,汽笛一声长鸣,带动车轮转动的剎那,男孩看到月光下母亲脸上泉涌纵横的眼泪,突然意识到离别的恐惧,在撕人心肺的汽笛声中,男孩‘哇’的一声,放声痛哭起来……。”

  黄安源谈到第一次离家场景时,翻出这段2001年他为香港胡琴节写的文字,就是那个秋天,一个叫黄安源的13岁重庆小男孩,带着家人的荣耀和希望孤身赴京,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开启了他的音乐人生。

  “当时我是插班生,全班也只有我一个学民乐的。”黄安源告诉记者,他的基础与天分在同班同学中并不算好,当时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手中的胡琴,还有那股“笨鸟先飞”的劲头。

  靠着不断苦练磨出的技艺底子,黄安源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并先后师从聂靖宇、蓝玉崧等名师;毕业后,黄安源又先后进入北京中国京剧团和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奏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

  时间到1977年7月,感觉音乐生涯遇到瓶颈的黄安源用一条扁担挑着全部家当走过罗湖桥,带着家人前往香港,希望新的环境能给生活带来一些改变。“我在香港无亲无友,不多的行李里面有一把二胡和一把小提琴,当时想着如果香港没人听二胡还可以想办法去夜总会给人拉小提琴谋生,实在不行就去工地做地盘工(建筑工)。”黄安源说:“只是没想到过去后不久,我的音乐人生迎来了新机遇。”

黄安源携子黄晨达向前来参加音乐会的故乡人致敬。 宋蜀山 摄
黄安源携子黄晨达向前来参加音乐会的故乡人致敬。 宋蜀山 摄

  中乐之花绽放在东方之珠

  黄安源到达香港的时候,恰逢职业化的香港中乐团刚刚成立,正广邀天下英才,得到消息的黄安源立即前往报名。

  “我进考场的时候看到大会堂七楼演讲厅坐得很满,考完后才得知原来都是来看热闹的,因为当时有人通知说下班后有一位冒充中央音乐学院的人来考试,想看热闹可以去。”黄安源笑着说:“不过还好,我现场的表现没有给中央音乐学院丢脸。”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香港正临经济腾飞,“东方之珠”在世界舞台愈加璀璨;神州大地的改革开放亦如开门见山,清风徐来。当时已然在香港站稳脚跟的黄安源发现他的音乐人生与祖国发展产生了某种神奇共鸣,中国民族音乐也随着这种神奇共鸣盛开在东方之珠,为世人熟知。

  “当时的香港中乐团凭借中国风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仅场场爆满,经常加场,还能卖出站票。”黄安源告诉记者,不算在香港的演出,这些年他在澳门、台湾、东南亚、美洲和欧洲的演出就超过了150场。

  这些岁月里,黄安源在大量随团演出之外,还参与了《天蚕变》等影视作品的录音工作,并与汪明荃、梅艳芳等明星在《万水千山总是情》、《胭脂扣》等作品中合作,而他与音乐才子黄霑在电影《倩女幽魂》有了音乐上的合作之后也成为朋友,两人君子之交也被传为一时佳话。

  “中国民族音乐能有现在局面,除了自身魅力之外,我们中华民族整体实力的增强也是重要原因。”黄安源说:“我是做音乐的,对外面情况了解不是太多,但也能明显感觉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愿意关注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虽谢幕但春天刚刚开始

  如今74岁的黄安源将在老家重庆顺利举办的“故乡情缘”音乐会当作了自己舞台生涯的谢幕演出,然后准备换一种身份继续自己的音乐人生。

  “重庆的这场音乐会是我在大陆的第一场独奏演出,也应该会是最后一场。”黄安源告诉记者,“故乡情缘”音乐会之后他受聘成为了西南大学的客座教授,想把精力多一些放在培养新人上,另外他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建立的“黄安源助学金”也运营不少年了,现在想多花些心思。

  “我的舞台生涯虽然谢幕,但中国民族音乐的春天才刚刚开始。”黄安源说:“就拿胡琴演奏来说,大陆的水平一直是有,但在80年代整个东南亚香港中乐团可谓一枝独秀,现在除了大陆和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都有了高水平的中乐团。”

  “还有就是中国元素在这几十年中也不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作品中,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所喜欢,这种情况相信随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强大,中国民族音乐也会出更多的好作品,然后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欢。”黄安源说。

【编辑:房家梁】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