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绒花盛放”重现非遗之美 千年文脉演绎“活态”传承

2018年08月17日 1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绒花盛放”重现非遗之美千年文脉演绎“活态”传承
    图为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展陈的南京皮影。 杨颜慈 摄

  中新网南京8月17日电 (杨颜慈)在南京民俗非遗博物馆内,偌大的绒花工作室如今成为“网红地”,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经南京绒花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树宪的一双巧手,蚕丝和铜条“变身”绽放的五彩花朵。随着电视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这一传承千年的技艺重现昔日荣光。

  始传于唐朝的绒花,谐音“荣华”,最早只供宫廷享用。在明清进入鼎盛时期,之后流传到民间,广泛地使用于婚嫁喜事以及一年三节(春节、端午、中秋)。

  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让65岁的赵树宪欣慰的是,借助热播剧,传统技艺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的年轻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南京博物院的非遗馆内,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杨颜慈 摄
南京博物院的非遗馆内,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杨颜慈 摄

  “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希望的就是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要消失。这部戏把绒花重新带进了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能使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壮大非遗传承的队伍。”赵树宪说。

  如同绒花一般,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不断走进生活,以更加“接地气”地方式实现着“活态传承”。

  17日,南京突降瓢泼大雨,南京博物院却迎来如潮人流。当天,昼夜不停歇的非遗系列活动在这里上演。秦淮灯彩、黄梅戏、水乡婚俗体验、非遗讲座……各类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迎暴雨前来。

  在南京博物院的非遗馆,传承千年的非遗项目在这里焕然新生。

  国家级非遗徐州香包传承人井秋红一边用五色彩线编织香包,一边讲解着这项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例如这个手指大小的香包,过去用于女工针黹时的插针之用,也叫做‘针棒’。如今,很少有人再用其来插针,而是配上挂绳用于装饰,类似‘毛衣链’,颇具中国风。香包的名称也从‘针棒’改为谐音‘真棒’,很受欢迎。”

  在南通面塑的展台前,围满了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小猪佩奇、喜洋洋、玫瑰花……在南通面塑传承人罗彬看来,传统面塑想要走近百姓,需要不断地与时下“流行”相结合。“非遗的传承,需要尊重和传续历史,但不拘泥于过去。例如面塑,主要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因此我们也在展现形式上不断加入大家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并结合节日元素,让非遗更贴近生活。”

  在展厅内,特地从广州赶来的市民陈洁莹,耐心地向孩子讲解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亲眼所见、亲手体验,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体验。”

  在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看来,如今博物馆早已过了“拼藏品”“赛珍宝”的年代,如何让历史艺术殿堂成为百姓文化休闲场所至为重要,这就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现形式。“馆内的传统藏品大多是‘有形文化遗产’,但历史也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展现,两者不可分割,传统博物馆需要实现从文物的静态展陈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有机融合。”(完)

【编辑:张楷欣】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