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阴阳师 真的能折纸变鸟吗?

2018年08月03日 16: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200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阴阳师》剧照。
200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阴阳师》剧照。

  中新网客户端8月3日电(记者 宋宇晟)最近,电影《阴阳师》将被搬上中国大银幕的消息引发不少关注。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小说家梦枕貘的《阴阳师》问世开始,到今天,“阴阳师”已成为诸多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乃至游戏的题材。前两年手游《阴阳师》一度让众多玩家痴迷。但你知道吗,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游戏中的阴阳师形象。
游戏中的阴阳师形象。

  平安时代的生活准则

  也许有人会觉得“阴阳师”这样的称呼显得有些“中二”。但日本平安时代,如果你是一位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你的每一天都离不开阴阳师。

  从早上醒来开始,就需要根据阴阳师所定的月历,确定这一天的凶吉。

  相关记载显示,当时贵族们对方位、日期的吉凶之说深信不疑,每逢出门都要挑日子挑方位,一有疾病灾祸就托言鬼物生灵作祟或碰上百鬼夜行等,乃至于连起床、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琐事都有相应禁忌。

  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阴阳师几乎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走向。

  同时,日本朝廷的行事也都遵循这一准则。不过一些事情放到今天来看,可能有些好笑。

  公元10世纪的一天晚上,阴阳师发现天体有异象——“岁星犯”。这被认为是灾害即将袭击都城的预兆。

  但检验方法显然不是坐等灾难,而是需要阴阳师驱逐灾难。

  文献记载,驱逐灾难需要四位阴阳师在京都的四个方位同时祈祷。最终,都城并没有因“天有异象”而发生什么灾难。

  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并非阴阳师预测不准,而是祈祷有了效果。

200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阴阳师》海报。
200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阴阳师》海报。

  历史上真实的阴阳师

  不仅阴阳师是真实存在于日本历史中的。当时日本朝廷还专门为阴阳师设置了一套机构——阴阳寮。

  公元701年编成的日本《大宝律令》,对当时阴阳寮机构及官员做了详细规定——阴阳寮下设事务官和技术官,由“阴阳头”统管。

  这个机构的职责包括观察星象、制定历法,判断祥瑞灾异、占卜,勘定地相、风水,举行祭仪等。这样看来,阴阳师更像我们今天理解的风水先生。

  梦枕貘在小说《阴阳师》的开篇就交待了作品的主人公是阴阳师安倍晴明。这里的安倍晴明也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真实历史人物。

  在阴阳师的历史上,安倍晴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相比于他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与当时被广泛认可的占卜功力,更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是他神奇的法术,其中大部分颇有奇幻色彩。

200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阴阳师》片段。
200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阴阳师》片段。

  比如,安倍晴明可以折纸变成鸟,他也可以通过超能力看到鬼的姿态,还有文献记载安倍晴明将式神当做仆人,常吩咐其倒茶开门。

  事实上,这类传说大多是在晴明死后才广为传布,并被记录下来的。而安倍晴明从那时开始逐渐被神化。

日本小说家梦枕貘的作品《阴阳师》。
日本小说家梦枕貘的作品《阴阳师》。

  源头在中国

  这些神鬼之事,最终随着日本的近代化而逐渐湮灭在历史中。

  从此后对于阴阳道的研究来看,一般认为,日本阴阳道与中国古代阴阳思想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颇为有力的证据是,阴阳道所奉的“泰山府君”即源于中国道教的东岳信仰。

  6世纪,中国阴阳五行说传入日本后,不仅被视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最终也进入政治领域。

  在经过多年流变后,中国的阴阳五行说逐步融合日本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阴阳道。

  平安时代是阴阳道的发展与鼎盛时期,掌握阴阳道的阴阳师们虽然官阶不高,但却受到权臣贵族的仰仗,地位也要较一般官员和武士要高。

  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阴阳道已与中国的阴阳思想大异其趣,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也愈发具有奇幻色彩,而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

  平安时期,阴阳道一方面在贵族争权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日本遭遇地震、瘟疫、大火、洪灾等天灾人祸,在当时人看来这与冤魂作祟有关,长于占卜的阴阳道也因此流行。

  直到今天,日本文化中还保留有阴阳道的诸多痕迹,如日本节分的撒豆仪式——这种驱除恶鬼的祈福仪式其实与昔日阴阳师的祈祷有很大相似性;每年末的大扫除被认为可以去除一整年的罪孽污秽,而这也曾是阴阳师负责的领域。到了今天,这些神话一样的故事最终成了小说、漫画、电影,乃至游戏的素材。(完)

【编辑:刘羡】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