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18名海外青年在重庆完成非遗传习之旅

2018年06月09日 1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我在重庆学非遗”落幕 218名外国青年完成非遗学习之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6月9日电 (记者 钟旖)在喜庆的乐声中,意大利女孩乔丹娜(Giordana)身着鲜黄的舞龙服装、手拿道具,在舞台上将“独龙”舞得自如。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家舞龙”项目的首批“洋弟子”,为了此刻的表演,她已准备了一个多月时间。

  由重庆市巴南区政府主办的“我在重庆学非遗”活动9日举行成果展示表演。自2018年4月22日该活动启动以来,共有来自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218名外国青年传习了当地的数项非遗技艺,完成了一段难忘的“非遗之旅”。

图为来自巴基斯坦的古勒姆(Khurram)表演“接龙小观梆鼓舞”。 陈超 摄
图为来自巴基斯坦的古勒姆(Khurram)表演“接龙小观梆鼓舞”。 陈超 摄

  “中国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如皮影戏、京剧都让我印象深刻。”已在重庆生活两年的乔丹娜说,她从活动初期便报名学习“姜家舞龙”,每周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2个小时以上,“这是一段有趣的经历,虽然过程很难,但结果我很满意。”

  来自巴基斯坦的古勒姆(Khurram)毫不掩饰自己对非遗的喜爱,“从2013年我初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开始阅读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舞台上,古勒姆向观众展示了当地的非遗项目“接龙小观梆鼓舞”。他说,希望未来自己能够通过线下体验的方式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将把学习体验与亲朋好友分享。

图为外国青年展示“姜家舞龙”项目。 陈超 摄
图为外国青年展示“姜家舞龙”项目。 陈超 摄

  “这是我第一次收洋徒弟,没想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高,态度也很认真。”75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项目传承人喻良华透露,他每周为学生授课一次,学生们为了更好地掌握咬字发音,会通过标注汉语拼音、跟着音频模仿等方式进行练习。学生们一个多月的成长令喻良华感到惊喜,他说,已开始期待下一批“洋弟子”的到来。

  “巴南区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重庆市级非遗项目11个,区级非遗项目56个。”“我在重庆学非遗”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邀请“洋弟子”学习非遗技艺,可进一步保护、传承和推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丰富海内外青年友好交流,搭建起双方沟通的文化桥梁。

【编辑:潘力维】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