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看到听:有声阅读会不会成为阅读新趋势?

2018年05月07日 0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西西弗书店(北京东直门来福士店)内,读者正在认真读书。上官云 摄

西西弗书店(北京东直门来福士店)内,读者正在认真读书。上官云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7日电(记者 上官云)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阅读内容愈加丰富、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从读纸质书到读电子书,再到如今的“听书”(即有声阅读),当碎片化的时间成为互联网争夺的重点后,用耳朵代替眼睛,正在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记者采访读者和业内人士了解到,有声阅读确实被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

  何谓有声阅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说,是指通过有声方式,包括通过录音带、CD、有声读书机、广播、网络语音播报如移动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包括图书朗读、故事、外语学习、书评与图书介绍等”。

  按照这个定义,“听书”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就是保护视力。90后黄菲菲(化名)从两年前就开始尝试有声阅读,至今仍然保持上下班乘车时间“听书”的习惯,“这种阅读模式挺创新,环境不受限制,对眼睛没伤害,有些书的配乐、朗诵都很好听,‘听书’是享受”。

资料图:民众在“光的空间”新华书店一边阅读,一边休息。 殷立勤 摄

资料图:民众在“光的空间”新华书店一边阅读,一边休息。 殷立勤 摄

  据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有声阅读)习惯,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高达28.4%。

  近年来国内有声书市场也表现惊人。据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中国听书市场规模为32.4亿元,同比增长36.7%,粗略估算,2018年有声阅读的市场规模约45亿,“有声阅读正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一场阅读新革命”。

  “仅举一例,有声书已成为喜马拉雅FM平台上最热门的收听品类之一,目前用户数占平台用户数的17%左右,整个流量占平台总流量的50%。”该负责人介绍,“在我们平台上目前的有声书活跃用户每天听书时长达3个小时,高频用户一年听书15本以上,‘听书’这一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2016年的平均水平(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不过,仍有一些读者不习惯这种阅读方式。蒋斌(化名)说,自己一直以看纸质书为主, “我习惯在看书的时候前后情节对照着来看,经常要往前翻,纸质书是看着最舒服的,有利于集中精力。而且‘有声读物’内容不全,有些书没有”。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亦显示,当被问及“不听书”的原因时,“没有听书习惯”是首要原因,超过半数的国民选择这一选项,“不喜欢听书的形式”“没有感兴趣的内容”“不了解有什么听书渠道”也是制约国民听书的因素。

资料图:湖北省宜都市的市民在电子图书馆借阅终端上下载自己喜欢阅读的电子图书。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听书”,有声阅读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曹礼达 摄

资料图:湖北省宜都市的市民在电子图书馆借阅终端上下载自己喜欢阅读的电子图书。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听书”,有声阅读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曹礼达 摄

  “从‘听书’产生的经济效益上来看,未来有声出版的经济产业链为传统出版提供了更多可能。” 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并未否认这些制约因素,但他仍然认为,音频这个媒介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唯一的伴随性媒体,“有声书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它和音频课程的普及也许会带来新的阅读革命”。

  对此,徐升国解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降低了阅读成本,便利了用户参与内容制作,成为重要阅读方式之一,所以可以算是阅读新的增长点,“当然,作为一种新兴阅读方式,内容确实还需要不断丰富”。(完)

【编辑:孙静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