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毛笔匠人心愿:盼指尖老手艺再现“芳华”

2018年03月12日 17: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南宁3月12日电 题:广西毛笔匠人心愿:盼指尖老手艺再现“芳华”

  作者 钟建珊 俞靖

  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一间简易的工作室内,今年66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罗毛笔工艺传承人罗儒供和8名毛笔制作老手艺人,埋头专注制作毛笔,细致地完成传统毛笔工艺的120多道工序。

  罗儒供说:“从12岁入行当学徒算起,我在这行已经干了54年。”宾阳县宾州镇大罗村是中国长江以南为数不多的毛笔生产专业村之一,毛笔工艺相传于清朝顺治年间由罗氏三世祖自福建传入宾阳县,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期间历经兴衰迭变。

  罗儒供见证过大罗毛笔发展的繁盛时期。上世纪60至80年代,大罗村毛笔在南方享有盛名,当地成立了“大罗毛笔厂”,鼎盛时期毛笔艺人超过1500名,不少工匠纷纷创立自己的毛笔品牌,产品规格多达300余种,远销日本、香港等国家及地区。

  “大罗毛笔讲究‘四德’,即:尖、齐、圆、健。”提起毛笔制作工艺,罗儒供侃侃而谈。他说,一支好的毛笔蘸墨后各部位的长短笔毫应整齐、顺服贴合,毫束圆润如枣状,笔锋尖细;在完成书写后,笔毫依靠自身柔韧,可恢复写字前的形状。

  他说,传统毛笔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工作,笔头制作包含选料、脱脂、去绒、齐毛、兼配、翻毛、捆扎等十余步骤,每个步骤下又有细分,制笔过程中一个动作往往要重复数百遍。“制作工序繁琐,不仅要熟能生巧,还需要悟性,毛笔学徒通常入行十年以上才有望出师。”

  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不断进化,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各类操作更为便捷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亦成为现代社会文字记录的重要方式,毛笔连同书法在现代生活中逐步被边缘化。大罗毛笔产业亦在市场浪潮中逐渐衰落,不少毛笔艺人弃艺另就,毛笔品牌厂纷纷关张。

  尽管如此,罗儒供依然痴迷于毛笔技艺,并为传承这门手艺而努力。2012年,他成立了广西宾阳县儒供毛笔生产有限公司,召集当地8名毛笔老艺人共同创业。他认为,品质是传统手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传承的核心,应以匠心制笔。为了不断提升工艺水准,罗儒供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练习书法,提升自己的笔杆雕刻技艺。他还时常与书法名家交流毛笔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不断改良毛笔制作。

  “如今还在坚守传统毛笔工艺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年长者已年至耄耋。”罗儒供说,多年来,他收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毛笔爱好者的书信,其中不乏拜师学艺者。但传统毛笔制作过程苦,培育周期长,这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近年来,中国官方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力度,书法教育在国内校园逐步铺开。罗儒供认为,这将为毛笔产业及工艺传承带来转机。坚守毛笔工艺逾半个世纪,他期盼这门指尖上的传统技艺能再现“芳华”,“只要有人热爱这门手艺,吃得了苦,我愿意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完)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