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宁海“百姓大舞台”:村民“掌勺”烹文化大餐

2017年09月12日 17: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宁海“百姓大舞台”:村民“掌勺”烹文化大餐
    图为宁海许民村“百姓大舞台”演出,村民变舞台主角。 陈云松 摄

  中新网宁波9月12日电(记者 李佳赟)锣鼓声一响,村民叶小珠的一曲越剧《白蛇传》选段唱得细腻婉转;随后,舞蹈、独唱、小品各类节目依次上台,赢得雷动掌声……这场“人气爆棚”的演出不是一场“专业秀”,而是在浙江省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文化礼堂上,村民自编自导的一台文艺晚会。

  自2016年7月浙江宁海创新推出乡村“百姓大舞台”活动以来,如茶院乡许民村版的“草根晚会”便在各个乡镇遍地开花。“百姓大舞台”采取党政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鼓励群众自办节目、自我服务,以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宁海县已举办乡村“百姓大舞台”活动250余场次,场场不重复,受惠群众达13万余人次,较往年单纯的“送文化”活动翻两番。

图为宁海许民村“百姓大舞台”演出,村民变舞台主角。 陈云松 摄
图为宁海许民村“百姓大舞台”演出,村民变舞台主角。 陈云松 摄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自宁海创新推出群文品牌“百姓大舞台”以来,该县的各个文化礼堂就变得热闹非凡,由村民自编自演的一台台文艺晚会在村镇间轮番上演。

  在“百姓大舞台”,节目不求“高大上”,但求“接地气”。据悉,舞台节目构成皆由村民自主筛选决定,如宁海县桥头胡街道会在举办活动前开展民意调查,事后进行满意度测评,以“群众民意”为导向。

  而为了让“百姓大舞台”变“文化输血”为“文化造血”,让群众“自主掌勺”的节目做成家门口的文化大餐,宁海为此专门建立梯次导师队伍,开展“菜单式”帮扶。

  “我们专门组建了一支‘群星’文艺志愿队伍。”宁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章伟银表示,每个乡镇(街道)都配备有2名“百姓大舞台”工作指导员,2名专家型文化志愿者、100余名各文艺专长志愿者,帮助基层培育原创节目,指导节目质量。

  阿明是宁海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如今,他的手机已成了热线电话。一个电话打来,就要抽时间跑一趟乡下,给村里的文艺团队编排、辅导小品节目,或是给对方言小品、宁海清口绝技感兴趣的村民进行培训面授。

  目前,像阿明这样土生土长的专家型文化志愿者在宁海有100多人。而随着“菜单式”帮扶逐渐下沉,目前各乡镇(街道)都形成了自己的文艺节目库,平均每场“百姓大舞台”村级群众自娱自乐节目占80%以上,涵盖声乐、舞蹈、小品、曲艺、民间艺术等多种形式。

  而“百姓大舞台”的火热,不仅使一批草根文化人才从乡村大地上快速成长起来,也变“活动舞台”为“文化阵地”,唤醒了乡村文化自信。

  宁海县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娄姣敏表示,“百姓大舞台”建立了县级配送节目库,每场“百姓大舞台”可按照群众口味点单1-2个节目,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迎接十九大”“五水共治”“最多跑一次”等六大版权块,以小品、相声、歌舞、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此外,“百姓大舞台”也为乡土文化搭建展示平台,使一批日渐消落的民俗文化和技艺通过百姓的自主演绎,实现活态传承。比如,宁海县级非遗项目长街村歌、桑洲山坑调就重回舞台,成为当地“百姓大舞台”的主打款。

图为宁海许民村“百姓大舞台”演出,村民变舞台主角。 陈云松 摄
图为宁海许民村“百姓大舞台”演出,村民变舞台主角。 陈云松 摄

  建长效机制筑“文化品牌”

  长期以来,农村文化资源相对贫乏,文化活动偏少,形式比较单一。尽管各类“文化下乡”活动陆续开展,但高品质的文化依旧很难在农村扎根,基层群众普遍觉得“不解渴”。

  宁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秀高表示,通过开展“百姓大舞台”工作,培育了一批扎根基层的主持人队伍、乡土演艺“民星”,使群众变“围观”为“主演”,有利于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厚植农村文化土壤,激发农村公共文化活力。

  正如许家山村一位姓刘的妇女说:“以前吃完饭后就是散步、聊天或者打牌,现在有了‘百姓大舞台’,大家都参与其中,打麻将也少了。”随着一批批草根文化人才迅速成长起来,群众正成为文化大餐的制作者、享用者、推广者。

  而宁海“百姓大舞台”散发出强大生命力,与“政府托底,全民共建”的模式分不开。

  娄姣敏表示,“百姓大舞台”以小成本制作为原则,每场“百姓大舞台”活动费用控制在1万元内,并鼓励村企合作、企业冠名等模式。比如,茶院乡率先探索村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同策划晚会内容、共同配比文艺节目、共同承担舞台费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今年以来,宁海已举办“百姓大舞台”共113场,村企合办26场,占到总数的23%。

  而宁海“百姓大舞台”刮起的“文艺风”并非“一阵风”,而是一个“可持续”的文化品牌。

  叶秀高表示,为了持续打造“百姓大舞台”活动品牌,宁海已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专门从繁荣群众文化政策中切出145万元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扶持,各级镇(街道)设立相应工作经费,形成县级奖补、基层配套、村级自筹、企业赞助等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模式。

  此外,面对百姓越来越挑剔的“味蕾”,为了防止审美疲劳,宁海还对“百姓大舞台”制定事前申报、事中备案、事后评判的全程监查制度,即事前求提交申报表及节目单,由宣传文化部门进行把关;事中实时发送节目视频和照片,进行网络同步查看;事后由县委宣传部综合评判,确保“百姓大舞台”导向正确、质量优良、影响深远。(完)

【编辑:高辰】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