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少功香港书展辟谣:务农是业余爱好 我非隐者

2017年07月21日 16: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香港7月21日电 题:韩少功香港书展“辟谣”:务农是业余爱好 我不是隐者

  中新社记者 曾平

  “我完全不是真正的农民,只是有务农的业余爱好,也不是隐者,一个电话就能把我找到。”内地著名作家韩少功日前现身香港书展名家讲座,他在回应读者对他农村生活的好奇时这样回答道。

  读者的追问或许来自媒体报道的捕风捉影:他曾经被称为“选择隐居的先锋作家”,也曾经被拿来与陶渊明、梭罗作比较。事实上,这些报道亦并非空穴来风。韩少功每年有一半时间生活在湖南农村——汨罗八溪峒,这里是他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另外半年时间,他留在城市。这样“半农半城”的生活,韩少功已经过了十多年。

  他向读者简单讲述了自己的农村生活和其中轶事:种点菜,种点谷子,养点鸡;遇到雷电,五件电器全烧光。这次近距离“见识”到雷电威力发生在韩少功第一年去农村生活之时,“我没有概念”,他笑说。

  他喜欢和农民打交道,认为他们有很多从实践中取得的原创性知识。不过,他并不支持年轻人去农村生活,认为他们应该先看了世界再说。在讲座后的媒体采访环节,韩少功也表达了相似意思。他认为并非一定要去农村生活才能找到定力,坦承自己选择乡下是出于个人原因。

  韩少功是今年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系列的第一位讲者,题目是“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对于文学经典的判断标准,他首先排除“市场空间”、“长度与规模”、“一时的名声和地位”这几样因素,因为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反例:民国畅销作家张恨水的作品量是同时期鲁迅的百倍,甚至千倍,但其现在的读者甚少;俄国契科夫、中国鲁迅、阿根廷博尔赫斯,都没写过长篇小说,但任何一部文学史都不会漏掉这些人的名字;而孔子在世时也不得志,甚至形容自己是“丧家之犬”。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经典是“人们正在重读的书”,这让韩少功印象深刻,而他自己将“创造的难度”、“价值的高度”、“共鸣的广度”作为判断文学经典的标准。政治、金钱、宗教、知识精英是经典形成过程中“看得见的手”,时间则是经典化过程里那双“看不见的手”。

  他举例指,《西游记》把人物、神鬼、动物创新性地结合起来写。《尤利西斯》用创造性的意识流手法,挖掘和表现人类的潜意识。汉代搞笑大师东方朔没有像美国笑星卓别林那样,将调侃、娱乐、搞笑变得更有层次和深度,因而后者更有价值含量。而有共鸣的作品拥有穿透阶级、民族、宗教和跨越时间、空间的能力,让人内心震颤、感动。

  韩少功把“30年”作为判断文学经典的“铁门槛”,认为这之后再作评判会减少很多偏见,大部分非文学的影响因素都会被过滤掉。

  他觉得经典一定是多元化的。就像制药,有党参、有黄莲、有砒霜,都是好药,但千万不要用错。在问答环节,有读者请他推荐几本文学经典,他即笑着表示,这就像让医生推荐药品一样,因人而异,没有(对读者)足够的了解完全不适合荐书。(完)

【编辑:官志雄】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