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该抵制的是圣诞节中的那些无意识

2014年12月25日 1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12月25日电 题:该抵制的是圣诞节中的那些无意识

   作者 钱兆成

  “别的学校学生都出去过平安夜,我们为啥要待在学校看宣传片?”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有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且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但有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

  看到高校禁止学生出去过平安夜,集中学生看宣传片等做法,笔者不禁愕然,这哪里是大学应该有的姿态?不过,正所谓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成分,圣诞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确有值得研究和剖析的地方。细细分析起来,无论是推崇还是抵制都透露出浓浓的无意识味道。

  一是年轻人热衷于过平安夜,却并不一定了解西方宗教,更不了解圣诞节的西方文化内涵。而很多厂家和商家为了谋取商机和赚取利润,利用和鼓噪了“圣诞节”,形成了“节日经济”,进而无意和无形中诱导了国人过“圣诞节”。很多年轻人实际上在进行着无意识的活动。

  年轻人以为自己是在独立自由地消费,但实际上却是被幕布后一只手巧妙地操纵。原来人应该具有的独立的真正消费活动就变异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年轻人过圣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不使自己孤立,为了成为时尚一族,年轻人不明就里地成了推动洋节盛行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他们是在消费“圣诞节”,不如说是消费一种意义,一种符号。这也使得一些畸形的消费现象层出不穷。

  二是,挂怪条幅,喊喊口号并不代表传统文化能振兴。相反,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传统节日味道不再那么浓厚呢?笔者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家族式和内联式的,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

  西方则是互动性和狂欢性的,崇尚个性张扬。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万圣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

  应该说大部分年轻人并不是基督教教徒,也并不了解这些节日的真正内涵,但西方节日的特点及活动形式对年轻的,追求自由与时尚的消费者有一种无法拒接的吸引力。

  世间最怕认真二字,也最怕非此即彼的偏颇判断。年轻人为什么热衷过洋节日,这值得剖析。而“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不等于禁止过洋节日。其实一味的抵制和一味地推崇都是无意识的体现,而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才是不恰当的。

  历史上,中国曾是一个强大国家,只是近现代落后了。落后的很大原因就是坐井观天、盲目自大。相反,我们为之骄傲的汉唐盛世对外来文化采取有意吸收的态度。可见,中国的文化既不是经不起交流的文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

  所以,要复兴中国传统节日,不应该片面抵制圣诞节,而应该让国人“活得明白”。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拥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他们有自由选择是否过洋节的权利,学校则无权干涉。高校肩负传承人类文明的职责,更应该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而不应该采取抵制的态度,否则空喊一些口号只是无意识的行为,也对无益振兴传统文化。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