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互联网+教育”的宁夏实践:让优质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互联网+教育”的宁夏实践:让优质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2021年09月27日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互联网+教育”的宁夏实践:让优质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曹洼小学与屏幕那头石碑小学的在线互动课堂。 李佩珊 摄

  中新网银川9月27日电 题:“互联网+教育”的宁夏实践:让优质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中新网记者李佩珊

  2018年7月,宁夏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三年来,宁夏160余万教育人口向互联网“迁徙”,建成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教育”省级大平台,实现从基础设施、资源到应用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师生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居于全国前列。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曾在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上表示,推进“互联网+教育”,本质上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方法推进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

金积镇中心学校的体育课上,学生戴着智能手环进行运动。 李佩珊 摄
金积镇中心学校的体育课上,学生戴着智能手环进行运动。 李佩珊 摄

  在地处西北的宁夏,“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正在显现,让这一切逐渐成为现实。在迈入智慧校园建设新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宁夏也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

  数字校园全面铺设 城乡师生“云端”相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获批成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以来,宁夏全面推进基础网络建设,推动三大基础运营商注资改造网络基础环境,解决教育信息化硬件问题。

  目前,宁夏学校互联网宽带接入从不足50M,到实现200M以上互联网接入全覆盖,形成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数字教学设备、数字校园建设、“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区)实现全覆盖。

  信息化设备走进每间教室,为宁夏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白面民族小学老师刘飞为教学点的学生现场指导。 李佩珊 摄
白面民族小学老师刘飞为教学点的学生现场指导。 李佩珊 摄

  中新网记者近日走进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曹洼小学五年级的英语课堂,老师面对台下20余名学生授课的同时,也通过在线课堂为远在近40公里外的石碑小学学生同步授课。教室内,一前一后两个大屏幕实时传输着两个课堂的情况。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平板电脑也成为学生抢答问题和老师分析教学情况的助手。

  而在旁边的四年级音乐课堂上,曹洼小学的教室成了副课堂,当天没课的语文老师成为课堂助手,协助学生通过在线课堂现场聆听原州区第十八小学老师的讲解。

  “我们借助‘互联网+’实施‘一托一’和‘一托二’网络在线课堂,为偏远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弥补专业教师短缺的情况。与此同时,借助‘名校网络课堂’,我们的学生也享受到了城里的优质资源。”曹洼小学校长殷彩玲告诉中新网记者。

  这样的课堂在宁夏已是常事。以网络为媒,宁夏累计建成在线互动课堂教室4315间,实现在线互动课堂教室覆盖所有中小学校。1000多所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网上结对、线上牵手,开展跨县区、跨学校的“一托二”互动教学教研,解决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

  海量资源汇入平台 传统课堂加速变革

朝阳小学五年级学生的VR课程。 李佩珊 摄
朝阳小学五年级学生的VR课程。 李佩珊 摄

  在2015年举办的第二届中阿国家博览会上,宁夏官方曾表示,要建设包括教育云在内的“八朵云”,构建网上丝绸之路。巧借“互联网+教育”东风,宁夏教育云目前已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以省级为单位建设的教育云平台。与其他省份不同,宁夏全部学校都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在这朵云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总量超过3900万件,教材配套率达到100%,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学科,教学应用涵盖学校教学、科研、学习、评价、管理、服务等全流程。

  宁夏的这朵云,打破信息孤岛的同时,彻底实现了资源的融汇贯通。

  以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百所标杆校之一的银川市第十五中学为例,依托教育云平台,学校实现了课前多媒体微课程电子教材预习、同步备课,课中互动教学、在线测评,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等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教”与“学”模式。在评测层面,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的单一评价,变更为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学情评价等综合表现评价。

  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宁夏构建起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教学变革的驱动力,传统课堂正在经历新的变革。

  与以往的体育课不同,在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中心学校的操场上,学生戴着智能手环在老师的指导下踢足球、跳绳,老师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准确监测学生的心率指数和运动负荷,掌握学生运动强度。

  在课堂行为分析系统等AI技术的加持下,这所农村小学的教学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大数据平台已经逐渐成为各个授课老师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工具,量化的S-T行为分析图、师生行为雷达图、专注度趋势图等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整个课堂走势。

  而编程课、机器人课、智慧厨艺课……这些看似“未来课程”的课堂,在吴忠市朝阳小学已实现所有学生的全覆盖。不仅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学生的学习时空被无限延伸,使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联通。

  朝阳小学校长路云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探索“互联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打造班班智能班,他们还在致力于建成云、网、端一体化的智慧校园环境,从智慧管理、优质资源供给、教学模式变革、校本课程重构、校本教研、评价方式重塑等方面探索构建学校教育新样态。

  未来课堂的探索:技术应用让教育升温

在线互动课堂、在线磨课在宁夏已非常普遍。 李佩珊 摄
在线互动课堂、在线磨课在宁夏已非常普遍。 李佩珊 摄

  实践探索中,“互联网+教育”成为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高速路”,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距。

  而在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也在涌现。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党总支书记马恒燕曾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在线互动课程机位设置死角、网络延时等技术性问题让孩子上课时感到枯燥;课程接受程度不同导致城市孩子“吃不饱”、农村孩子“吃不了”;隔着屏幕的互动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交流……

  为此,宁夏各地逐渐探索出通过城乡师生互换角色来缩小差异性的有效手段。

  对于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兰大湾教学点的学生来说,每周三是最快乐的时光,镇中心小学白面民族小学的美术老师刘飞会带着各种各样的美术工具为学生们进行面授。“绘画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我也在走教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美术天赋的孩子。增加走课的次数,是我和孩子共同的期待,面对面的交流远超过机器交流的温度。”刘飞说。

  正如刘飞所言,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发展中,在线教学“课堂空间在场感”的塑造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需要产教融合共同做出富有创新性的设计,以确保师生能够做到真正“在场”。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持续引进更多VR/AR教学资源将是宁夏“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下一步目标之一。

  “我们将指导教师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情景化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基于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5G、虚拟现实等技术营造的全息虚拟课堂将会进一步激发老师对空间感、存在感的需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技术服务科科长张建勇表示,随着技术的更迭,更为成熟的智能教学、伴学平台和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也有待推陈出新,“师生的‘面对面’交流将不再受技术的阻碍。”

  据教育部《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排名第7位,比2018年上升5位。其中保障机制、教育资源、教学应用分别排名第1、2、6位。

  数据是检验工作成效最直观的标尺。在宁夏,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教材、图书、讲义等)到应用(学习、教学、管理、生活等)全要素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说,“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有力推动宁夏教育信息化实现从支撑保障向创新引领的历史性飞跃,也让学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群体,让课程内容和形式变得更丰富,让学生成长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

  宁夏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秋玲曾表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是一场全新的探索,但这场探索未来可期。“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宁夏教育‘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秋玲说。(完)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