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生物矿化固沙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

生物矿化固沙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

2021年09月23日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生物矿化固沙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
     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生物矿化”后形成的矿化层。 安小霞 摄

  中新网中卫9月23日电 题:生物矿化固沙技术在中国首次应用

  中新网记者 于晶

  9月23日,中新网记者探访乌海至玛沁公路(宁夏境内)青铜峡至中卫段(简称“乌玛公路”),穿越沙漠腹地沿线,感受生物矿化固沙的试验效果。

  据了解,乌玛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腹地18公里,是国内首条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高等级公路。为确保正常通行,沙害治理尤为重要。为此,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南大学联合承担了一项科研项目——生物矿化防沙固沙的关键技术与高速公路应用示范(简称“生物矿化”),这项技术能把沙子牢牢固定下来。

  生物矿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培养菌种拌生脲酶,并利用生物脲酶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无机碳酸钙,碳酸钙作为一种胶凝材料,可以将沙粒胶结凝固在一起,但又不会像水泥那么硬,还能增加沙漠持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改善生态,且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当天,中新网记者在乌玛公路附近见到一块试验沙地,在几株植物旁边,拨开覆盖的沙子,露出石头样的表皮,工作人员捡起几块向记者展示,“这是生物矿化后形成的矿化层,有0.5厘米至1厘米的厚度,能明显看到其中间的孔隙是通的,这有利于水的下渗,同时也能起到保水作用。”

  “沿着沙脊线一路往西南方向行进,眼前的栅栏、网格等构成的就是“六带一体”防护体系。”工作人员介绍,腾格里沙漠主导移动方向是从西到东,设计团队便在距离高速公路250米开外的迎风侧从外到内,间隔25米,设置了3道2米高的绿色前沿阻沙栅栏,紧接着设置了蓝色高立式大网格沙障,再依次是低立式尼龙网沙障、草方格、灌木林带和卵石压覆带。相对应的,在距离公路150米开外的背风侧也是如此设置。

  经过两年的时间检验,“六带一体”防护体系确实起到了防沙固沙的作用。记者看到,沙子每经过一层沙障,数量便会随之递减,到达灌木林带和草方格的沙子越来越少,绿色植物越来越多,生长情况良好。据工作人员透露,从去年8月开始,项目组在流沙严重的走廊区内实施了5万平方米的生物矿化固沙作业,从现场的实地情况以及无人机测量的高程对比数据来看,该生物矿化固沙区的地形高程与一年前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生物矿化固沙克服了草方格或低立式沙障被流沙掩埋失效的不足和缺陷。

  除此之外,生物矿化固沙技术也是首次应用到中国沙漠防沙治沙工程实践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物矿化固沙区的植物成活率达60%,生物矿化与原生植物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容易起到防沙固沙的效果,如此一来,打造新的沙漠生态走廊,让沙漠变绿洲也不是不可能。(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