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规划专家:数字技术助推大都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规划专家:数字技术助推大都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2020年11月20日 14:5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规划专家:数字技术助推大都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王晓东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中新网北京11月20日电 (吴巧 陈建)科技进步,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算力、算法的更新迭代,将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大幅向前迈进。数字治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使中国的大都市在交通、行政、健康、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城市的前列。

  在11月16日—22日举办的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上,规划专家们畅谈大都市治理话题时这样说。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孙涛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孙涛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为什么大都市普遍有治理能力不足问题?

  “把大都市简单看做规模放大的城市来进行治理,是不够的。”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王晓东说,大都市一般都有多个层级,如市、区、街道、社区。不同层级的治理主体在同一城市空间中运转,就像多个系统复合在一起。随城市规模扩张,系统的复杂程度呈指数增长,但治理力量往往是线性增加的,所以,大都市中普遍存在治理能力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王晓东指出:“脱离政府的行政强制力,大都市治理会变成无解的难题。”他希望,在认可城市治理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多用技术手段调节城市的运行方式。

  他举例,目前广泛使用的交通导航软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都市交通拥堵难题。这实际上就是社会组织、商业机构用信息共享的方式,引导交通流量,对城市交通进行宏观治理。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李国平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李国平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如何借力科技进步提升大都市治理效能?

  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杜雁指出,互联网普及、大数据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推动政府的治理能力大幅向前迈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孙涛认为,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已明显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也将在城市治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城市治理形态发生结构性变化。

  孙涛主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政府大数据、健康大数据、交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随着大数据时代算力、算法的更新迭代,数字治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使中国的大都市在行政、健康、交通、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城市的前列。

  他举例,依托互联网医疗体系建设起来的医联体、医共体,能让城市远郊和农村地区的民众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健保体系,完善惠及城乡的全民健康网络。

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杜雁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杜雁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决定未来的是价值观,而非技术”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表示,随着社会进步,有很多手段可以替代繁重的人工调查、人工分析等模式;运用数据,应对城市中大量存在的风险管控任务,确实能多快好省。

  但是,“技术永远是双刃剑。决定未来的是价值观,而非技术。”尹稚说。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李国平指出,大都市人口流动大、密度高,在治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协同多元主体之间的不同需求。在城市治理过程中,要处理好刚性、弹性、包容、可持续、安全等问题,避免出现非常刚性的管制,要给予城市自由生长的空间。

  他倡导大都市需要全民共治的管理架构,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理念、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实现治理重心下移。

  “能善待弱势群体的城市才是好城市。”李国平说。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在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期间出席“城市治理:大都市治理”专场论坛。清华同衡供图

  “法治是治理的基础。”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杜雁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治理能力。她回顾深圳40年的发展轨迹说:“最有价值的规划无一不是上升到法治层面的,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立法。”

  杜雁主张,应对大都市经济、人口的庞大体量,需要明确划分不同级别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实现差异化治理。

  尹稚指出:责权利是统一的。“在下放责任的同时,要明确地下放权力,但更重要的是下放资源。”要以比较平等的身份介入治理,用角色互相来思考问题,以人推己、以己推人。多沟通、多互动,多元主体之间才能彼此信任、建立合作关系。(完)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