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长三角就医“一卡通”:南京看病能刷上海医保卡

长三角就医“一卡通”:南京看病能刷上海医保卡

2020年10月16日 16:2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潮涌长三角】长三角就医“一卡通”:南京看病能刷上海医保卡

  中新网客户端南京10月16日电 (左宇坤)人在外地身体不适,看个病还得先垫付门诊费?就诊后回家报销速度慢,医院排完队报销还得排?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一直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15日,“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了解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的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率先在长三角区域实现的情况。

市民在办理异地就医。 左宇坤 摄
市民在办理异地就医。 左宇坤 摄

  上海医保南京刷卡,异地就医不再跑报销

  家住上海的孙女士上个月体检有个指标异常,打算复查一下。孙女士工作单位在上海宝钢,医疗待遇自然也是上海的医保。但15日下午,孙女士在南京的江苏省人民医院看了门诊,并直接刷卡结清了所有费用。

  孙女士享受到的,就是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成果。

  “为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保障范围,在做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在京津冀、长三角、西南5省三个片区开展试点,取得初步成效。”9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在国新办举行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长三角异地就医一体化中,南京市医保部门率先推行异地门诊“一单制”结算,险种范围、门诊类型进一步扩大。同时推进不见面备案途径,优化办理流程和环节。

江苏省人民医院开设了专门的“长三角异地专窗”。 左宇坤 摄
江苏省人民医院开设了专门的“长三角异地专窗”。 左宇坤 摄

  “之前要想异地看门诊,需要先自己垫付费用,然后带着发票和相关病例回去上海的医保点报销。但报销要排队,得等几个星期钱才能回到账户,时间又长又麻烦。”孙女士说。

  于是在2019年7月,一听说能异地刷卡,孙女士便抓紧尝试了一下:“感觉很方便,只要提前备一下案,就能省去报销步骤,时间省了一大半。本来我们都是普通职工,假期也不多,政府真的做了一件利民的实事。”

  截至目前,长三角地区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人次、医疗总费用、医保基金支付占三个试点地区的98%。其中,南京市占长三角地区的1/4。

  住院费到门诊费,跨省异地结算取得新进展

  说起异地就医,相信大家对于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并不陌生。

  “2016年启动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9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在国新办举行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28日,国家平台备案人数711万人,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35739家,其中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32742家。自2017年1月启动以来,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619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497.0亿元,医保基金支付883.6亿元,支付比例59.0%。

  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的鲁振声告诉中新网,率先开展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是因为各地在住院方面的制度要求都差不多,实行起来较为容易;但在门诊费用方面的规定则差异较大,实行难度自然也更高。

江苏省人民医院随处可见异地就医宣传。 左宇坤 摄
江苏省人民医院随处可见异地就医宣传。 左宇坤 摄

  为了落实好这一政策,2020年,作为江苏省最大的公立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升级医保办为医疗保险处,提升医院医保职能,并由多部门协作,从设备、场地、信息化等方面确保医保“跨省结算”顺利进行。

  截至2020年9月底,江苏省人民医院异地医保服务人次位列江苏省第一、全国前列。跨省异地门诊直接结算累计16000余例。其中,2019年4月至今,上海市14551例;2019年10月至今,浙江省1215例;2020年7月至今,安徽省1119例。

市民异地就医时使用的社会保障卡。 左宇坤 摄
市民异地就医时使用的社会保障卡。 左宇坤 摄

  “医保是政治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表示,政策的实现让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好地为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医保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温馨、适宜、便捷的医疗服务。

  “我们相信,长三角跨省门诊异地医保直接结算的创新探索,也将给全国推进异地医保结算政策,提供重要的经验,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赵俊说。(完)

【编辑:刘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