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松鼠AI栗浩洋:助力“AI+教育”产业变革发展

2018年12月06日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松鼠AI栗浩洋:助力“AI+教育”产业变革发展
    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

  中新网12月6日电 近日,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改革关头勇者胜”为主题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松鼠AI创始人、首席教育技术科学家栗浩洋受邀参会并发表演讲。栗浩洋发表了“如何能让每一个行业都做到‘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讲,他以AI创新技术颠覆传统教育领域为例分享了“人工智能+”如果改变行业未来。

  他说,目前我国全民素质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这无疑归功于我国一直坚持的教育为本理念以及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教育还是存在不少弊病。一方面,在繁重的课业当中有不少题型存在极大的重复性,严重降低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县域及边远地区的很多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栗浩洋介绍了松鼠AI从四个角度如何用“人工智能+”颠覆传统教育,让孩子更快乐学习、更高效的同时,助力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第一步是穷尽人工智能的数据,松鼠AI先让系统下载并分析几十万个知识点以及中考真题、高考真题等海量题型。松鼠AI系统的数据库便超过了一个特级教师所能了解的知识信息并能很快知道他们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并把掌握好的和没掌握好的知识点分别标记出来重点学习提升。同时,松鼠AI智能学习系统还能让每一个孩子被个性化教育快速好掌握知识点,从而建立自信提升成绩;第二步是通过人工智能的用户画像可以给用户打上百万个标签。不过,这个标签不是一刀切的学霸或学苗标签。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阈值是不一样的,因此松鼠AI会针对每一个学生建立不同的用户画像,进而给到不同的学习方案。当AI做了几百万种特征个性化描述的时候,可以把过去的单一定性学霸和学苗标签区分的教育方式颠覆掉;。第三步是无穷算力,松鼠AI系统对纳米级的知识点进行穷尽的计算,超过人类老师可以计算的速度和效果从而给到用户最精准的东西,让学生学习到精准适合他的知识点;。第四步是让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家来优化算法。松鼠AI和斯坦福研究中心成立了两年的联合实验室,给了松鼠AI巨大的技术支撑。

  栗浩洋认为,松鼠AI四度智能理论不仅适用于教育领域,颠覆传统教育行业解决教育资源不均、学生重复学习等弊病。还适用于每一个行业实现“人工智能+”改变现状,人工智能也将颠覆各个行业。

  在谈到“人工智能将造成大量教师失业?”问题时,栗浩洋表示:“教育部的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AI会取代老师吗?不会,但不会用AI的老师一定会被取代。未来教师的教学任务将完全交由AI完成,从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当前相对缺失的‘德育’工作。”

  在他看来,未来教育将是人机协作模式,AI不会替代老师而是要避免老师做低附加值工作并为老师赋能。一方面,AI方面的优势在于拥有足够多的数据和洞察力,未来的AI教育可以达到特级教师的水平,而且是1对1个性化授课使得孩子接受知识的效率大大提升,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并让优秀老师的教学效应最大化。另一方面AI没有情感,它不能像老师一样和孩子进行有情感地沟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天然的优势。但由于当前应试教育弊病,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太多的情感沟通,更别提教孩子们如何做人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现在很多孩子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缺失情感和人格的沟通。未来老师的角色有可能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人生道路的引路者,心理学知识会成为老师培养重点。他认为AI和教师各有自身优势,AI不会抢教师的饭碗,教师也需要AI提升教学效应,人机协作模式将成未来教育趋势。

  据了解,截止目前,松鼠AI已经在全国开展了1600多家门店,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300多个城市。通过松鼠AI智适应系统并结合在线真人老师,给100万学生带来了全方面的提升及辅导。此外,松鼠AI今年计划把100万账户捐赠给到边远特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人机协作带来的平等优质的教育服务。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