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2%夜宵商户厉兵秣马首战天猫双11

2018年10月24日 1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0月24日电 近日,首次参与天猫双11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发布《本地生活服务中小商户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调研了饿了么与口碑超过50万家商户后发现:中小商户已成本地生活服务支撑者,他们普遍对首次参加天猫双1 1感到振奋,希望借此契机在金融、数字化、供应链等方面进一步升级与成长。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发布的数据一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发布的数据一

  “我们将通过数字化、金融等几个方面的赋能,与商户共同成长,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更便利”,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王磊表示。

  中小商户厉兵秣马首次备战天猫双11

  据测算,首次参与天猫双11,各地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昆明鲜花、福州荔枝肉、重庆火锅等餐饮、新零售单品天猫双11当天最高增幅预计超过300%。

  《报告》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下辖的饿了么与口碑两大平台上350万家商户为主体,分析了包括北京、上海、昆明、西安、成都、重庆、福州、东莞、长沙、沈阳、苏州、温州共12个城市,超过50万家中小商户数据。

  对于即将到来的天猫双11,超过80%的女性商户表示了高度的期待和认可,92%从事夜宵的商户准备积极参与双11。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从业者普遍希望共同发力,将原先从11月11日零时开始的线上买买买热潮提前6小时至10日晚餐、宵夜时段开启。

  “以首次参与天猫双11为契机,对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全面升级,让生活更美好,也是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体现。”王磊表示。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发布的数据二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发布的数据二

  借力天猫双11,金融、数字化、供应链全面升级

  作为本地生活服务体系内的重要力量,各地中小商户纷纷希望以首战双11为契机,通过平台赋能,驱动自身全面升级。各地政府也出台措施,从“税费减负”、“简化流程”、“金融扶持”等方面帮助中小商户发展。

  其中,60%的中小商户表示在上游供应链侧仍有提升空间,37.8%的商户认为房租在经营成本中占比最高——希望线上平台订单能够帮助摊薄。

  面对即将到来的双11备货(包括之前的经营),75%的商户表示非常欢迎平台提供的金融支持,接近55%的中小商户希望快速得到5万元以下的贷款,26%的商户希望得到5万至10万元贷款。对此,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下辖的饿了么与口碑两大平台都给予了积极支持。其中,饿了么为40万商户提供金融助力,目前应收账款总额超过150亿元。口碑联合网商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口碑贷,已经服务39万个线下中小商家,累计贷款金额近 280亿。

  中小商户成本地生活服务支撑者

  《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9月,中小商户在二三线城市订单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速大幅增长。其中,大批包括商超便利、果蔬生鲜、医药等在内新零售中小商户涌入,驱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对应板块高速增长——平均订单量增幅超过100%。在非一线城市,中小商户已是本地生活服务的基石。以商户交易额和订单量为计,中小商户在10个非一线城市平均值达到或超过了70%。

  85后的33岁男性成中小商户主力

  《报告》显示,在非一线城市中,中小商户里本地人开店的比例平均接近60%,而这一数字在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仅占比12.3%。

  除了故土难离,本地人与外来务工人员在同一个城市开店也各有特征。本地人开店偏好“西餐”、“日韩料理”和“海鲜”,而外来务工人员开店多选“江浙菜馆”、“饺子馄饨”与“黄焖鸡米饭”。

  性别上,全国数据基本趋同于65%:35%,男性偏多。其中大连、重庆、成都女性最勇于创业,比例均突破了40%。

  年龄上,过去三年,非一线城市中小商户平均每年增长1到2岁,目前平均为33岁——这也是其群体较为稳定的标志。与此同时,2016年到2018年,中小商户中90后占比已经从最初的20.6%增长到现在的24.5%,80后占比为44.7%。

【编辑:李玉素】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