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脉脉CEO林凡出席GMIC:数字化人脉将迎来全新爆发

2017年05月02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脉脉CEO林凡出席GMIC:数字化人脉将迎来全新爆发

  中新网5月2日电  日前,GMIC 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当日上午,脉脉APP创始人兼CEO林凡在“云与大数据”峰会发表了“人情社会里的‘关系升级’”主题演讲,带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脉与人情关系的新启示。林凡表示,当下人情社会的人脉关系正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随着脉脉技术探索不断深入,未来每个职场人的数字化人脉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数字化生存:人脉关系必然要升级

  脉脉CEO林凡从社会学角度和历史发展的视角分享人脉新趋势的看法。他指出,人们当下正处在社会变革的风口,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迅速红海化加速社会信用崛起;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剧了人才竞争;工作生活线上化,数字化生存已经成型。三大因素作用下,人情社会必然要迎来“关系升级”。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人脉关系都以数字化形态沉淀在智能手机上,人脉越来越依靠于和数字化设备和移动应用来维系和拓展,而整个社会人脉关系数字化的过程,对一些细分领域带来的新变化是不可估量的。”

  例如,在个人征信领域,脉脉因为积累了海量职场真实的价值用户,在过去一年已经与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京东、滴滴、考拉征信等达成了深度合作。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目前,传统银行信贷模式效率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需求,整个行业亟待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来评估和考量用户的信用值,用户在脉脉展示的就职公司、职位和人脉网情况恰好可以成为金融信用风控的标准之一。

  “当社会越来越多场景都会应用脉脉这类平台的用户实际关系网络,整个社会变化对人才会有更高的诉求,今天95后都已经被数字化生存包围。所以未来社会的场景,对数字化人脉有很大的需求。”林凡指出。

  脉脉的逻辑:二度人脉+五同关系

  峰会上,林凡也向与会者分享了数字化人脉相关理论和脉脉高效连接人脉机制背后的产品逻辑。“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六度人脉’理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你都可以通过六个人来认识。但是我们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发现,对于中国整个人脉网络我们做了分析,对于工作两三年或以上的职场人士而言,99.9%的人可以通过四度人脉认识中国任何一个人,用户借助脉脉庞大的人脉网络就有很大机会认识马云、马化腾,可见今天人和人之间的紧致程度,要比原来高很多。”

  林凡表示,今天脉脉之所以可以让人脉高效流动,背后依赖的是“二度人脉”:即你的朋友认识谁,若置于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对关系的认知即为“五同”:同事、同校、同行、同乡、共同的朋友,一个人五同关系打通,其人脉规模可比数十万的小城。

  “当我们把自己的职场身份主动向外界展示,就可以触达高质量的广阔人脉网络,进而产生大量的职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人脉的数字化将为每个职场用户创造更多机会。”

  打造职场社交“人脉王国”

  林凡认为,脉脉为职场用户主要带来五大核心价值:挑工作、拓人脉、塑形象、开眼界、谈合作。此外,脉脉在投融资领域也为创投圈人士带来颇有实效的服务。

  “脉脉致力于做有效的社交,为每个人创造更多展现的机会,更多搜索和到达人脉的可能性,以及更多观点的表达,让你看到世界真实的一面。在脉脉这样的公开平台上,用户有机会他(她)对于职场的认识、见解,有价值的东西跟同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会认识你的价值。”

  “最近几年时间里,我们做的最大努力是如何帮助在座的每一个职场人能塑造一个更好的职业形象。从中期角度来讲,我们能够帮助每一个职场人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最后是成就整个职场人的品质生活,帮助用户塑造可信的身份,进而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让用户购物、出行、旅游、金融等等领域消费方式变得更加简单。”

  在职场社交的世界里,脉脉沉淀的近3000万职场活用用户绘制的人脉网络和UGC优质内容产生的注意力经济使其拥有稀缺性资源,无论是用户层面的名片价值还是商业层面的精准服务价值,脉脉今天的市场表现已经预见了可期的未来。

【编辑:官志雄】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